笔趣阁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49章 庐江

第49章 庐江

作者:寂寞剑客(书坊)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曹操、吕布、孙策、刘备四路联军大举讨伐袁术,不仅寿春,就连整个淮南郡都成为了战场,尤其是吕布,不仅来的时候大肆烧杀掳掠,从寿春撤兵回徐州的途中,更是变本加厉大肆屠城,给淮南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从三月上旬开始,就不断有难民涌入庐江郡。

    到了四月上旬,也就是寿春大战前夕,涌入庐江郡的难民数量骤然增加。

    时间进入五月初,聚集在庐江首府皖县城外的难民数量已经超过了两万,而且大多都是老幼妇孺,这么多难民聚集,很容易滋事。

    辰时刚过,两员身材长大的武将从南门匆匆进城。

    这两个人,一个是庐江郡的步军都尉张多,一个是水军都尉许干。

    有汉一代,都尉是掌一郡军务的高级武官,秩比二千石,身份尊贵仅次于郡守。

    不过到了汉末,汉室衰微,地方诸侯并起,地位在都尉之上的校尉、中郎将乃至杂号将军大量涌现,都尉就不鲜见了。

    甚至于,就连庐江这么个边远小郡也敢于设置两个都尉。

    这张多、许干,原先其实不是刘勋的部下,而是庐江郡的地方豪强。

    汉承秦制,于全国设置郡县二级行政机构,由中央直接派官员治理。

    但是,仅凭中央政府派谴的区区一个郡守、几个县令外加几个佐贰官,是不可能真正有效治理地方的,所以,地方官员就必须借重宗族的力量。

    所谓宗族,就是以姓氏血缘为纽带聚众而居的群体。

    绝大多数宗族的影响力仅限于本里、本乡,但有些宗族在机缘凑巧之下就会有机会脱颖而出,将影响力扩展到本县,本郡乃至于本州!

    譬如袁氏,原本也不过是汝南的普通士族,但自从袁安在和帝朝当上大司空之后,之后连续四代都有子弟位居三公,于是袁氏很快显耀天下,影响力迅速走出本郡乃至本州,达到全国,成为望归海内的第一大族。

    本来,地方宗族的影响力再大也没有武装。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尤其是黄巾起义之后,中央政府的影响力极大削弱,尤其是军事上无法给地方宗族提供保护,地方宗族为了自保,便纷纷招募乡勇、筑起坞堡,于是地方宗族就摇身一变成了地方豪强!

    譬如夏侯惇、夏侯渊兄弟、曹仁、曹洪兄弟,乃至许褚,投奔曹操前都是地方豪强,周瑜投奔孙策之前也是地方豪强!

    甚至,三国前期大多数豪杰都是豪强出身!

    张多、许干原本就是庐江本郡的地方豪强。

    最初,张多、许干依附于另一个势力更强的地方豪强,郑宝。

    去年春,郑宝纠集乡邻抗租抗捐,刘勋几次派人催缴,郑宝非但不按数缴纳税赋,反而将刘勋派去催缴的小吏给阉割了,更过分的是,郑宝还邀请张多、许干,一起拿那个小吏的卵蛋下酒,实在过分。

    刘勋被彻底激怒,愤而发兵进剿,结果却反被郑宝打得大败!

    最后还是刘晔设计斩了郑宝,接着招降了张多、许干,刘勋于是委任张多当了庐江郡的步军都尉,许干则当了水军都尉。

    张多、许干进城之后,却并没有直接去郡守府,而是先来了刘晔府。

    当初刘晔孤身前往郑宝巢穴,并于酒席之上斩杀郑宝,张多、许干震惊之余,却也十分钦佩刘晔的胆识以及才能,当即出面弹压住郑宝部曲,并且表示愿意拥刘晔为主,不过刘晔拒绝了,并将两人及郑宝的部曲交给了庐江太守刘勋。

    尽管刘晔不愿意当两人的首领,不愿意争霸天下,但是有了这层渊源,张多、许干跟刘晔就十分亲近,遇事都会先找刘晔。

    张多、许干是刘府常客,无需通禀就能直入内府。

    两人走进刘晔书房时,只见刘晔跪坐在席,正在调试案上摆放的一架七弦琴。

    这架七弦琴长约六尺,宽约一尺,厚三寸,楔形,以梧桐木为裁,蚕丝为弦。

    刘晔的神情高度专注,张多、许干两人进了书房,他都懵然不知,只是十指不停的在弦统上或揉、或滑、或叩弹,一边侧耳专注聆听,时不时的还会点点头,或者摇头,说此处音色不圆润,尚需再调云云。

    见刘晔神情高度专注,张多、许干便站在一旁耐心等候。

    从这处细节,可以看出张多、许干对刘晔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刘晔才终于调试完,然后一抬头就看到了张多两人,便赶紧跪坐起身作揖见礼,说道:“呀,竟不知两位将军驾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某等拜见子扬先生。”张多、许干不敢托大,同时向着刘晔长揖到地。

    刘晔一摆衣袖坐回席上,笑道:“不知两位将军光临寒舍,可有何见教?”

    张多也不客套,开门见山的说:“子扬先生,聚集在南门外的饥民刚刚抢了许氏粮行的运粮船,虽说最后粮船夺回来了,可船上的粮食却失落大半,末将担心,长此下去恐怕会激起民变,要不然还是在城外开设粥棚吧?”

    刘晔便皱眉道:“两位将军,此事当与郡守商议才是。”

    张多、许干对视一眼,说道:“郡守根本不听末将等,何况还有刘威居中挑唆,只有子扬先生去说,郡守才会听。”

    刘晔默然不语,心中也是好生为难。

    张多、许干口中的刘威是刘勋兄子,由于刘勋长兄早亡,刘勋视刘威犹如己出,结果就惯坏了刘威,这个刘威打小不愿意读书,只喜呼朋引伴、骑马射猎,更兼贪财好色,平日里鱼肉乡里,可谓作恶多端。

    一次,刘威淫辱了许干同宗的族嫂,许干盛怒之下,将刘威好一顿暴打。

    虽然,这事最后被刘勋弹压了下来,可许干跟刘威之间的仇怨却结下了,此后,只要逮到了机会,刘威会在刘勋面前编排张多、许干两人不是,刘勋原本就是个没主见的,久而久之,对张多、许干两人也就日见疏远了。

    许氏粮行是许氏的产业,许干为了许氏的利益希望官府开粥棚赈济难民,此举固然有私心,可刘晔个人却是赞成的,无论如何,身为一方郡守,都有保境安民之责,又岂能眼睁睁的看着子民挨饿而无动于衷?

    不过,刘晔也有他的难处。

    因为他在庐江的名声太盛,无论士族阶层还是庶民,甚至就连张多、许干这样的莽夫也交口称颂,而庐江太守刘勋本质上又不是个有胸襟的人,最近这段时间,刘晔明显感觉到刘勋对他的态度已经大不如从前。

    无奈,刘晔只能深居简出,尽量不过问庐江的事务。

    然而,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躲就能够躲得过的,就像今天的事情,刘晔知道,他必须出面了,否则,城外的难民迟早会滋生事端。

    更重要的是,刘晔委实不愿意看着城外的难民饿死。

    (分割线)

    小半个时辰之后,刘晔便出现在了郡守府。

    听刘晔道明来意,刘勋一下就蹙紧了眉头:“开设粥棚?粮食呢?”

    庐江郡是小郡,人口不过十几万,除了江水与巢湖沿岸的几个县,其余各县的土地多是低产旱地,北边几个县更是贫瘠不堪,粮赋根本收不上来,府库每年收缴的钱粮养活官吏军队都勉强,哪有余粮开粥棚赈济难民?

    刘晔接着说道:“明公,粮食不足,可以找人借,本县大户乔氏,许氏,舒县大户周氏颇有钱粮,再不济,还可以向豫章华歆、江夏黄祖暂借米粮,无论如何,总得把眼前关口撑过去才行,饥民嗷嗷待哺,再不开粥棚恐引发民变。”

    “借粮?”刘勋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怕是不太好借吧?”

    刘晔无奈的道:“若明公不弃,在下愿意替明公出面向各家借粮,多了在下不敢说,三五千石粮食自问还是借得到的。”

    刘勋默然不语,心里对刘晔的忌惮却在持续增长。

    这个刘晔,能力是真有,仅只是一介书生,竟然就敢只身闯虎穴,而且竟然真的斩杀了郑宝这条强龙,更厉害的是,居然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说服了张多、许干这两大豪强,庐江郡从此少了两害,却多了两千多悍卒。

    但是,也正因为刘晔太过厉害,声望太盛,才让刘勋如坐针毡、夜不能寐。

    尽管刘晔不止一次表示,他无意功名霸业,为此甚至婉拒了庐江长史一职,他要是真有意功名霸业,也断然不会将张多、许干以及郑宝的部曲全部交给他。

    但刘勋知道,人是会变的,此时刘晔并无什么野心,焉知明年、乃至后年会不会萌生出割据一方的野心?

    刘勋自家人知自家事,如果刘晔真有此意,以他在庐江士林、百姓以及军队中的崇高声望,很容易就能架空郡守,他刘勋转眼就会成为刘晔手中的傀儡,而且,就连一丁点的反抗能力也没有。

    刘晔见刘勋久不说话,问道:“明公意下如何。”

    刘勋深沉的看着刘晔,说道:“此事容后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