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三孔布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古玉平不以为常,自己以前教授的过程中,这样的学生遇到的可不是一个两个,是——无数个,一点点小刁难算得了什么,古玉平含着笑点点头:“你这是要考我吗?”
“考谈不上啦,只是想见识一下。”
古玉平摊摊手:“好,不过我身上没有带钱币过来。”
“不要紧,我这里有。”那学生立刻把口袋里的手掏了出来,手心里赫然是一枚古钱币,难道是有备而来?
那学生把手上的钱币送上台去,古玉平笑着向大家展示了一下,骆天在心里说道:“原来是三孔布!”
古玉平完全镇定,神之手的名号可不是随便得来的:“我先向同学们说明一下,这种古钱币称之为三孔布,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铸币,因其首部与两足各有一圆形穿孔,故名之为三孔布。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最为珍贵的品种,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当然了,珍贵不珍贵,还要看它是不是真品。”
那学生愣了一下,突然鬼笑着说道:“老师,你是说这枚三孔布不是真的喽?”说话间,他的双腿还抖动了一下。
“你别紧张,我只是借题发挥,告诉其它同学如何鉴定古钱币,首先,我们要看铜质,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市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那么同学们看一看,这枚三孔布是用什么铜制成的?”古玉平将这枚钱币放在手心上,走了下去,让同学们能够看清楚,然后听到了他想要的答案:“铜加少许锌铅!”
“没错,这枚铜币是泛红色的,好了,看完铜色之后,我们再观锈色,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出土的发掘品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
“我举一个例子,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放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发现浅绿锈者,则此钱有问题。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入炉中烧红。这种仿锈肤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古玉平扬起手来:“有同学来看一看这锈是真锈还是假锈吗?”
马上就有同学自告奋勇地上来,一番折腾以后,点头说道:“这上面是真锈,老师,对吗?”
古玉平说道:“没错,谢谢这位同学,我们做好了第二步的鉴定,再来进行第三步的鉴定工作,看铸市铭文,我国金属铸市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另外,在注重各种钱文特点的同时,还可找出钱文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和特征可以作为鉴定古钱真伪的依据。”
“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等金属铸币上的文字是用大篆来书写的。秦汉时期,钱文书体属小篆范畴,如半两、五铢,但已有汉隶风格,其中莽钱为悬针篆。魏晋南北朝书体复杂。唐代钱币为八分隶书,唐代以后隶书盛行,五代十国主要为真、篆、隶三种。北宋钱币则有篆、隶、真、行、草。自南宋光宗绍熙以后至元、明、清,钱文均以楷书(真书)为主,间或篆、隶书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市钱文又有蒙、满、回、党项(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字。”
骆天听得连连点头,古玉平不愧是古钱币的专家,术业有专攻,他在古钱币方面的造诣放在国内,绝对排得上前三,很久以后,古玉平曾问过骆天一个问题,两人假如在古钱币上比拼,谁会赢?骆天只是摇头不语,古玉平于是长叹一口气,说了六个字:“既生瑜,何生亮。”
“好,谁能告诉我这枚三孔布上的字体是什么?”古玉平的话音刚落,原本想为难他的那位学生立刻说道:“是大篆!”
“不错,这一步又朝验证三孔布的真假上进了一步,现在我们要听声音。”古玉平一松手,三孔布掉在水泥地上:“同学,听到什么声音了?是哑音,还是清脆响亮的声音?”
“哑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这个太容易区分了。
“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大概来说,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都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是清脆、响亮。如果我们把先秦时期的钱币掷在地上,传来清脆声,则此钱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钱币掷地为哑音,则也必将怀疑。”(未完待续)
古玉平不以为常,自己以前教授的过程中,这样的学生遇到的可不是一个两个,是——无数个,一点点小刁难算得了什么,古玉平含着笑点点头:“你这是要考我吗?”
“考谈不上啦,只是想见识一下。”
古玉平摊摊手:“好,不过我身上没有带钱币过来。”
“不要紧,我这里有。”那学生立刻把口袋里的手掏了出来,手心里赫然是一枚古钱币,难道是有备而来?
那学生把手上的钱币送上台去,古玉平笑着向大家展示了一下,骆天在心里说道:“原来是三孔布!”
古玉平完全镇定,神之手的名号可不是随便得来的:“我先向同学们说明一下,这种古钱币称之为三孔布,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铸币,因其首部与两足各有一圆形穿孔,故名之为三孔布。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最为珍贵的品种,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当然了,珍贵不珍贵,还要看它是不是真品。”
那学生愣了一下,突然鬼笑着说道:“老师,你是说这枚三孔布不是真的喽?”说话间,他的双腿还抖动了一下。
“你别紧张,我只是借题发挥,告诉其它同学如何鉴定古钱币,首先,我们要看铜质,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市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那么同学们看一看,这枚三孔布是用什么铜制成的?”古玉平将这枚钱币放在手心上,走了下去,让同学们能够看清楚,然后听到了他想要的答案:“铜加少许锌铅!”
“没错,这枚铜币是泛红色的,好了,看完铜色之后,我们再观锈色,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出土的发掘品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
“我举一个例子,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放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发现浅绿锈者,则此钱有问题。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入炉中烧红。这种仿锈肤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古玉平扬起手来:“有同学来看一看这锈是真锈还是假锈吗?”
马上就有同学自告奋勇地上来,一番折腾以后,点头说道:“这上面是真锈,老师,对吗?”
古玉平说道:“没错,谢谢这位同学,我们做好了第二步的鉴定,再来进行第三步的鉴定工作,看铸市铭文,我国金属铸市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另外,在注重各种钱文特点的同时,还可找出钱文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和特征可以作为鉴定古钱真伪的依据。”
“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等金属铸币上的文字是用大篆来书写的。秦汉时期,钱文书体属小篆范畴,如半两、五铢,但已有汉隶风格,其中莽钱为悬针篆。魏晋南北朝书体复杂。唐代钱币为八分隶书,唐代以后隶书盛行,五代十国主要为真、篆、隶三种。北宋钱币则有篆、隶、真、行、草。自南宋光宗绍熙以后至元、明、清,钱文均以楷书(真书)为主,间或篆、隶书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市钱文又有蒙、满、回、党项(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字。”
骆天听得连连点头,古玉平不愧是古钱币的专家,术业有专攻,他在古钱币方面的造诣放在国内,绝对排得上前三,很久以后,古玉平曾问过骆天一个问题,两人假如在古钱币上比拼,谁会赢?骆天只是摇头不语,古玉平于是长叹一口气,说了六个字:“既生瑜,何生亮。”
“好,谁能告诉我这枚三孔布上的字体是什么?”古玉平的话音刚落,原本想为难他的那位学生立刻说道:“是大篆!”
“不错,这一步又朝验证三孔布的真假上进了一步,现在我们要听声音。”古玉平一松手,三孔布掉在水泥地上:“同学,听到什么声音了?是哑音,还是清脆响亮的声音?”
“哑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这个太容易区分了。
“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大概来说,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都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是清脆、响亮。如果我们把先秦时期的钱币掷在地上,传来清脆声,则此钱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钱币掷地为哑音,则也必将怀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