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痛定思痛虑军事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程之邵责任重大,自然不可能抛开自己的事在成都府一直盘桓下去,因此在一应事务处理完之后便动身上路了。而商云浩等一帮人自然是被全数押回开封府等候处置,在罪证确凿的基础上,这些人最好的结局也是刺配流放,但在高俅看来,大宋的律法对上位者无疑是太轻了,自赵匡胤登基以来,愣是没杀一个士大夫。
从京中家人传回来的音讯,他得知自己的奏疏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般在朝中引起了重重反响,也知道深宫之中的赵佶正在想什么。然而,令他最感吃惊的消息却是另一桩,那就是童贯的满载归来。这一年多时间里,他几乎没有过问海外的那些生意,也几乎忘记了童贯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可是,等到此人真正回来的时候,他方才发现,自己险些漏了一个关键人物。
“真是失算啊,如果没有记错,这童贯应该是从湟鄯之役后方才扶摇直上,一路登上了枢密使,甚至受封郡王,成为了几千年以来最风光的宦官,要是这一次真的放他去监军”
他使劲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一时间竟没了主意。赵佶为人坚定是好处,但是,往坏里说就是执拗,要不是为了这个顾虑,自己当初也不会对童贯的事不闻不问。其实,童贯为人好大喜功贪得无厌不假,但确实还是从其师李宪那里学到了一点本事,打仗也不是完全不行的。只是放着一大堆将领不用而任用一个宦官,实在有一种本末倒置的感觉。
突然,他听到背后传来了一阵刻意压低的脚步声,眉头顿时微微一皱,随即头也不回地问道:“希晏,是你么?”
姚平仲愕然止步,愣了片刻方才回答道:“大人,今天我接到了爷爷的家书。”
“哦?”高俅这才转过了身,见眼前少年依然是脸色沉静。心里不禁有些懊恼。他早就想设法让姚平仲开朗一些,可这家伙什么都好,就是少年老成这一点怎么都改不掉,凡事不芶言笑,根本别想从脸色上看出点什么。“姚帅怎么说?”
“爷爷让我告诉大人,邈川青唐是战略要地不假,但是。无论羌人还是党项都对这块地方相当重视,绝不会容许我大宋长久占据。而若是真的用兵,就得连后续方略一起准备好,要有应对西夏和羌人两头的准备,而不能仅仅当作局部战来打。若是还像以前那样有了战果便不思寸进,恐怕会重蹈当初弃守两地的覆辙。”姚平仲一口气复述完之后,便悄悄打量着高俅,希望从中看出对方的态度。
持久战吗?高俅立时陷入了沉思。不得不说,之所以会想起重新用兵青唐邈川,是受了历史上这一役的影响。据他所知。和王韶当年取了熙河一样,王厚地湟州鄯州廊州三战同样是打得相当漂亮,充分运用了各种战术,再加上为了遏制蔡京,他才找到了王厚,策划了这一次惊动朝堂的上书。但是,要真的说起战略,他其实真的没有考虑得那么周详。
“姚帅还说了些什么?”他终于从沉思中回过了神,不无关切地问道“这可是你爷爷难得寄来的家书。难道就没有提到其他事情么?”
“爷爷用的是驿传,所以只是大略提到,他身体不好,最近时常在家养病。圣上刚加了他检校司空之衔。”姚平仲说着便流露出一丝担心,毕竟,姚麟年纪确实是大了。
“最近才加了检校司空”高俅喃喃自语了一句,心里却不无看法。自己这一道奏疏一上,肯定会有人翻出早先弃湟鄯的旧账,而赵佶拣在这个时候为当初反对取青唐的姚麟加官,其政治手段已经相当成熟了。
“希晏,我知道你伯父和你父亲都在熙河一带带兵打仗,如果明后年朝廷用兵西北,你是不是也想到那里一展身手?”
“只要大人同意。我当然愿意去熙河!”姚平仲终于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神情,眼神中甚至有一股向往,但很快又收敛了起来。“但大人说过,用兵不是光靠一鼓作气,还要看到朝堂上的变化,所以如果大人反对,我绝不会一意要求去。”
这小家伙!高俅这才重新审视起了面前的这个少年,不到一年的功夫,那股子流露在外的青涩完全消失了不说,连眼神也显得内敛,压根看不出将门世家子弟的骄气。看样子,那个在靖康年间因为兵败而一躲几十年的姚平仲已经再也不可能出现了。
“你放心,你年纪轻轻正该立功以求出头,这次我不会拦着你的。”他笑着拍了拍姚平仲的肩膀,突然觉得对方给自己一种和燕青差不多的感觉。突然,他又脸色一板道“不过,你和小七这一次瞒着我干了这么大的事情,你说我该怎么责罚你们?”
“大人,七哥他是”姚平仲这才有些慌了神,一开口才发现高俅的眼中满是笑意,顿时呆了。
“好啦,知道你们两个都是好意,否则你也不会拖了那么多人下水!”高俅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面前的小家伙,无奈地摇了摇头“我已经上书将此事奏明了圣上,圣上只批复了两个字,你知道是哪两个字么?”
这下子姚平仲方才真的紧张了,他怎么也没料到高俅会坦然上奏,一颗心登时提了起来。
“胡闹!”
高俅轻轻在姚平仲的头上拍了一记,自己也觉得心有余悸。什么事情该瞒着赵佶,什么事情却绝不能隐瞒,这其中的干系他分得相当清楚。藩邸旧臣除非谋逆,否则这一路青云直上是绝对跑不了的,所以他犯不着在这些事情上惹人疑忌。而赵佶的固执虽然麻烦,但却可以在关键时刻为自己遮挡风雨,所以他绝不会忘本。他不是出自世家名门,也并非饱读诗书,只有时刻牢记自己是无根的浮萍,时刻在暗地里培植一些潜势力,才有可能和那些真正的大佬相争。赵佶地“胡闹”二字评语,无疑是为燕青和姚平仲的举动做了最好的遮掩。
“所以说,圣上并没有恼了你们。”他定了定神,这才解释道“你上次立的功劳,圣上已经为你加官晋爵,小七那里也赏了一个虚衔。但是,小七不愿意当官倒也罢了,你没有实职终究不妥。你爷爷现任殿前都指挥使,因为避嫌而没有让你直接在内殿直执役,所以我准备荐你回去,有了这样一个名头,至少入军中时便能够多一些资历。”
“我明白了,但凭大人安排!”姚平仲重重点了点头,脸上全无半分异议。
等到姚平仲离去,高俅又召来了一个仆人,询问了两句之后便往后院走去。在好几次审问之后,他终于把那些夷民解决了,念在事出有因地份上,动手杀人的三人保住了性命,而剩下的人也终于找到了一条活路。在古连金的帮助下,那个会说一点汉话的小伙子终于说出了这些马的来源,果然,这些并不是地地道道的川马,也不是容易水土不服的羌马。而是他们不知从哪里弄到了三匹西夏的马,然后和川马羌马配种得到的。
“阿金,你们这些部落村寨都有养马,而且大多是卖给商贾或是朝廷,若是朝廷以高价收购这种马,你认为各部会不会多养一些?”
“我不知道。”古连金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各个部落都有他们的规矩,不会因为朝廷而有所改变,但是,普通人说不定会养一些,但也不会太多。”在府衙呆的这些天,古连金看到的学到的比以前十几年都多,很快明白了高俅的意思。“如果高帅真的希望这么做,我可以让阿爸先试一试。”
“嗯,那就先这样吧。”想到大宋那些不停变化而百姓无所适从的各种政策,高俅顿时觉得心中憋得慌,马政也是如此,似程之邵这样为大宋购进万匹良驹,却禁不住马政败坏的折腾。一年买十匹死个五六匹,第二年再买,长此以往,再多的家当也不够使。史书上蔡京打击旧党的手段虽然酷烈,但却成功使得朝廷中只有这样一个声音,可以肆无忌惮地推行任何政策,如果自己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手段把大宋打造成一部强悍的战争机器
他连忙摇了摇头,把这个荒谬的念头驱出了脑海,然后一个劲地提醒自己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才好不容易缓过了神。君臣相得不意味着他就能够为所欲为,在赵匡胤处心积虑打造的这个环境下,权臣是在皇帝认可之下的权臣,像蔡京童贯那样的权臣,照样在一道圣旨下俯首帖耳,自己又凭什么想着靠强权改变这一切。
“还是先一点一点入手吧!”计算着未来那个令所有汉人都感到耻辱的日子,高俅缓步回到了书房。大宋的军制,已经到了不变不行的地步,希望他的君王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程之邵责任重大,自然不可能抛开自己的事在成都府一直盘桓下去,因此在一应事务处理完之后便动身上路了。而商云浩等一帮人自然是被全数押回开封府等候处置,在罪证确凿的基础上,这些人最好的结局也是刺配流放,但在高俅看来,大宋的律法对上位者无疑是太轻了,自赵匡胤登基以来,愣是没杀一个士大夫。
从京中家人传回来的音讯,他得知自己的奏疏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般在朝中引起了重重反响,也知道深宫之中的赵佶正在想什么。然而,令他最感吃惊的消息却是另一桩,那就是童贯的满载归来。这一年多时间里,他几乎没有过问海外的那些生意,也几乎忘记了童贯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可是,等到此人真正回来的时候,他方才发现,自己险些漏了一个关键人物。
“真是失算啊,如果没有记错,这童贯应该是从湟鄯之役后方才扶摇直上,一路登上了枢密使,甚至受封郡王,成为了几千年以来最风光的宦官,要是这一次真的放他去监军”
他使劲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一时间竟没了主意。赵佶为人坚定是好处,但是,往坏里说就是执拗,要不是为了这个顾虑,自己当初也不会对童贯的事不闻不问。其实,童贯为人好大喜功贪得无厌不假,但确实还是从其师李宪那里学到了一点本事,打仗也不是完全不行的。只是放着一大堆将领不用而任用一个宦官,实在有一种本末倒置的感觉。
突然,他听到背后传来了一阵刻意压低的脚步声,眉头顿时微微一皱,随即头也不回地问道:“希晏,是你么?”
姚平仲愕然止步,愣了片刻方才回答道:“大人,今天我接到了爷爷的家书。”
“哦?”高俅这才转过了身,见眼前少年依然是脸色沉静。心里不禁有些懊恼。他早就想设法让姚平仲开朗一些,可这家伙什么都好,就是少年老成这一点怎么都改不掉,凡事不芶言笑,根本别想从脸色上看出点什么。“姚帅怎么说?”
“爷爷让我告诉大人,邈川青唐是战略要地不假,但是。无论羌人还是党项都对这块地方相当重视,绝不会容许我大宋长久占据。而若是真的用兵,就得连后续方略一起准备好,要有应对西夏和羌人两头的准备,而不能仅仅当作局部战来打。若是还像以前那样有了战果便不思寸进,恐怕会重蹈当初弃守两地的覆辙。”姚平仲一口气复述完之后,便悄悄打量着高俅,希望从中看出对方的态度。
持久战吗?高俅立时陷入了沉思。不得不说,之所以会想起重新用兵青唐邈川,是受了历史上这一役的影响。据他所知。和王韶当年取了熙河一样,王厚地湟州鄯州廊州三战同样是打得相当漂亮,充分运用了各种战术,再加上为了遏制蔡京,他才找到了王厚,策划了这一次惊动朝堂的上书。但是,要真的说起战略,他其实真的没有考虑得那么周详。
“姚帅还说了些什么?”他终于从沉思中回过了神,不无关切地问道“这可是你爷爷难得寄来的家书。难道就没有提到其他事情么?”
“爷爷用的是驿传,所以只是大略提到,他身体不好,最近时常在家养病。圣上刚加了他检校司空之衔。”姚平仲说着便流露出一丝担心,毕竟,姚麟年纪确实是大了。
“最近才加了检校司空”高俅喃喃自语了一句,心里却不无看法。自己这一道奏疏一上,肯定会有人翻出早先弃湟鄯的旧账,而赵佶拣在这个时候为当初反对取青唐的姚麟加官,其政治手段已经相当成熟了。
“希晏,我知道你伯父和你父亲都在熙河一带带兵打仗,如果明后年朝廷用兵西北,你是不是也想到那里一展身手?”
“只要大人同意。我当然愿意去熙河!”姚平仲终于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神情,眼神中甚至有一股向往,但很快又收敛了起来。“但大人说过,用兵不是光靠一鼓作气,还要看到朝堂上的变化,所以如果大人反对,我绝不会一意要求去。”
这小家伙!高俅这才重新审视起了面前的这个少年,不到一年的功夫,那股子流露在外的青涩完全消失了不说,连眼神也显得内敛,压根看不出将门世家子弟的骄气。看样子,那个在靖康年间因为兵败而一躲几十年的姚平仲已经再也不可能出现了。
“你放心,你年纪轻轻正该立功以求出头,这次我不会拦着你的。”他笑着拍了拍姚平仲的肩膀,突然觉得对方给自己一种和燕青差不多的感觉。突然,他又脸色一板道“不过,你和小七这一次瞒着我干了这么大的事情,你说我该怎么责罚你们?”
“大人,七哥他是”姚平仲这才有些慌了神,一开口才发现高俅的眼中满是笑意,顿时呆了。
“好啦,知道你们两个都是好意,否则你也不会拖了那么多人下水!”高俅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面前的小家伙,无奈地摇了摇头“我已经上书将此事奏明了圣上,圣上只批复了两个字,你知道是哪两个字么?”
这下子姚平仲方才真的紧张了,他怎么也没料到高俅会坦然上奏,一颗心登时提了起来。
“胡闹!”
高俅轻轻在姚平仲的头上拍了一记,自己也觉得心有余悸。什么事情该瞒着赵佶,什么事情却绝不能隐瞒,这其中的干系他分得相当清楚。藩邸旧臣除非谋逆,否则这一路青云直上是绝对跑不了的,所以他犯不着在这些事情上惹人疑忌。而赵佶的固执虽然麻烦,但却可以在关键时刻为自己遮挡风雨,所以他绝不会忘本。他不是出自世家名门,也并非饱读诗书,只有时刻牢记自己是无根的浮萍,时刻在暗地里培植一些潜势力,才有可能和那些真正的大佬相争。赵佶地“胡闹”二字评语,无疑是为燕青和姚平仲的举动做了最好的遮掩。
“所以说,圣上并没有恼了你们。”他定了定神,这才解释道“你上次立的功劳,圣上已经为你加官晋爵,小七那里也赏了一个虚衔。但是,小七不愿意当官倒也罢了,你没有实职终究不妥。你爷爷现任殿前都指挥使,因为避嫌而没有让你直接在内殿直执役,所以我准备荐你回去,有了这样一个名头,至少入军中时便能够多一些资历。”
“我明白了,但凭大人安排!”姚平仲重重点了点头,脸上全无半分异议。
等到姚平仲离去,高俅又召来了一个仆人,询问了两句之后便往后院走去。在好几次审问之后,他终于把那些夷民解决了,念在事出有因地份上,动手杀人的三人保住了性命,而剩下的人也终于找到了一条活路。在古连金的帮助下,那个会说一点汉话的小伙子终于说出了这些马的来源,果然,这些并不是地地道道的川马,也不是容易水土不服的羌马。而是他们不知从哪里弄到了三匹西夏的马,然后和川马羌马配种得到的。
“阿金,你们这些部落村寨都有养马,而且大多是卖给商贾或是朝廷,若是朝廷以高价收购这种马,你认为各部会不会多养一些?”
“我不知道。”古连金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各个部落都有他们的规矩,不会因为朝廷而有所改变,但是,普通人说不定会养一些,但也不会太多。”在府衙呆的这些天,古连金看到的学到的比以前十几年都多,很快明白了高俅的意思。“如果高帅真的希望这么做,我可以让阿爸先试一试。”
“嗯,那就先这样吧。”想到大宋那些不停变化而百姓无所适从的各种政策,高俅顿时觉得心中憋得慌,马政也是如此,似程之邵这样为大宋购进万匹良驹,却禁不住马政败坏的折腾。一年买十匹死个五六匹,第二年再买,长此以往,再多的家当也不够使。史书上蔡京打击旧党的手段虽然酷烈,但却成功使得朝廷中只有这样一个声音,可以肆无忌惮地推行任何政策,如果自己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手段把大宋打造成一部强悍的战争机器
他连忙摇了摇头,把这个荒谬的念头驱出了脑海,然后一个劲地提醒自己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才好不容易缓过了神。君臣相得不意味着他就能够为所欲为,在赵匡胤处心积虑打造的这个环境下,权臣是在皇帝认可之下的权臣,像蔡京童贯那样的权臣,照样在一道圣旨下俯首帖耳,自己又凭什么想着靠强权改变这一切。
“还是先一点一点入手吧!”计算着未来那个令所有汉人都感到耻辱的日子,高俅缓步回到了书房。大宋的军制,已经到了不变不行的地步,希望他的君王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