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对话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次得知“胡椒树”这个名字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里,由张越主持的一期谈话节目。不过节目的内容并不是探讨“胡椒树”为何物的。
前台中央几个稚气未脱的中学生并排坐着,他们就是这期话题的重点访谈对象,只是一群很平常的中学生,和那些坐在课堂里认真听讲的学生无异。其貌不扬,面对镜头,厚厚的镜片后面是掩饰不去的腼腆,这是他们给人的最初印象。可正是这几个貌似平常的孩子将一部由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地一部电影胡椒树搬上荧屏。而且被誉为网络时代经典名著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少年版本。
背景大屏幕开始播放其中的一些经典片段,借此将两部影片加以更好地清晰对照。那部在近期一段时间里备受关注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里,大明星在很煽情地念叨着那段网络经典名句。与之相比,我们少年人拍摄的胡椒树在台词表演已经取景的角度闪都要显得生涩稚嫩许多,有点像在看学生剧社表演的味道,而且有着很重的模仿痕迹,(显然是深受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风格的影响)。但对于他们这些从未受过任何正规专业培训的中学生来说,能拍出与大手笔制作叫板的影片,足见潜力不容小觑。而且一些细节和人物对话的安排方面都颇有创意,可谓灵气逼人。
该片的编辑兼导演是坐在最中间的一个年方十八的女孩,他的同学说,她在业余时间里做好多项工作的同时还能兼顾学习。是班里的学习尖子,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当张越问起当初是何种心态和目的去拍摄这部影片时说,生活中有着太多我们所无法企及和实现的梦想,在这部影片中将当代中学生对于生活和理想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年少的无奈和惆怅。最后,主持人问她,以后到了大学校园之后还会不会再拍一部胡椒树的续集呢?也许会比香港成人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更加出色。女孩笑了,她说,也许会的。我会把这件事情纳入大学时期必须做的事情里面。也许不会再继续拍摄影片。但我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直坐在一旁没有发言的男生,他是北京一所普通职业高中的学生,喜欢画漫画,刚出了一本自己的漫画书。他在书中把自己的描绘成了一个长发飘飘的英俊少年。而他自己乍一看,俨然是一个少年版的李金羽。他说,因为很小的时候看到电视里的男主角一头秀发随意挥洒的样子就特别羡慕,可是自己的头发长得硬朗而粗重,一旦蓄长,就会像个刺猬似的笔直竖得高高的。于是就把自己梦想中的形象在漫画里实现了。他还狡黠地补充道,其实我在那副肖像画的上面一顶帽子的坠子上标注着“假货”二字,我不想因此误导读者。说完,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那样摸着自己的鲁迅式的头发笑了起来。
他的妈妈,谈起儿子画漫画的事,不禁感慨万千:“起初,我不让他接触那类书籍,每次看到他在看的时候就会阻止他,不仅因为有一些书的内容不健康,而且觉得画漫画在中国没有前途。”但是看到儿子目前所取得的成绩,看着台上有点腼腆的儿子,做母亲的一脸欣慰。现在我知道了,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和理想,我们做家长的只有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培养他们的兴趣。
谈起各自曾有过的梦想,现场的气氛变得异常热烈,观众都举手踊跃发言,话筒在人群之间传递着。一个学理工的男生说,他小的时候最喜欢涂涂写写了。但是他的数学成绩也同样出色。于是父母坚持让他选择了理工类学科。每次他做完一道题,对自己的奖励便是写几篇满意的作文。现在他从事的也是和文科毫无干系的工作,但文学梦一直在生活中延续。至今笔耕不辍。只是因为工作的压力很少有时间安心坐下来写东西。“我以后最大的心愿就是退休之后能空闲出很多的时间专心来完成我今生最大的梦想,没准我还真的大器晚成了。最后他还不忘来个风趣的自我鼓励。
一个长发的男孩,从他所佩戴的眼镜的深度来看显然已经不再年轻了。但他说话的语气却充满了朝气蓬勃,他说我从小的爱好就是广告设计。但是当时在选择专业时家人一致反对。于是我在高中毕业时与美院校门无缘。大学里的专业是我并不感兴趣的化工,当我勉强完成了学业大学毕业之后我才真正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后来又重新回到了客堂,现在正在中央每院选修广告设计。追求和梦想需要自己的坚持。这是他最后说的一句话。
我在记忆中苦苦搜索关于那段被称为黄金时代的岁月,能够回忆起的美好片段如南方冬日里午后的残雪,稀薄残缺得组合不成一个完整的片段。那些历历在目的回忆除了日复一日无止境的补习还是补习。混沌而暗无天日的时光,青春是一场考试的炼狱。分数无情又残酷地维系着每一个学生的命运。在我们的日常词典中已经没有玩耍和放松这两个概念了。
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或许我还不会如此痛苦,还会为我曾经奋斗过的艰辛而充实的青春岁月感到由衷自豪。关键是,那段本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我虚掷浪费了的。当初站在人生的第一个选择的关口我和父母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我那个做幼儿园孩子王的“伟大梦想”被爸爸不齿,他说那是胸无大志。然后不管我的抵制和反抗,自作主张地在我的志愿表上填报了当时的一所重点高中。明知道我不是个喜欢读书的孩子,却仍然决然地将我推向了一条通往高考独木桥的不归路。同时也使我接下去的三年美好岁月里处于学校、课堂和补课的水深火热之中。
我把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父母的一意孤行和极为不民主的做法。高中三年的岁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不是和同学们之间进行的,而是我与父母之间的一场无言对峙。
在一些支离破碎的往事片断中,我极力能回忆起的就是每日木然而惯性地往返于从学校到家的两点一线,在睡眼惺松中麻木地重复着昨日的翻版。我无力反抗,因为我知道即使反抗也是徒劳的。所以我收藏起了所有真实的喜怒哀乐,以一种漠然排斥一切的行径来延续这场幼稚的无言的抗争。我逃课、拖欠作业,并且开始学会了叛逆和怨天尤人。
但我远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么顽强,事实上那个年龄的人还根本没成熟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程度。只是愚蠢地一味的赌气,平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读书时光。这种生活状态在高三那年达到了极致。尽管这个时候,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老师和家长一改往日的严肃,和颜悦色地安慰我们不必过于紧张,再咬牙坚持一下,考上大学后就可以自由放飞了。
可这个时候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已经毫无退路可言了,每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似的,没日没夜地轮流转动着转动着。很多人像我一样不知道这种无休无止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出路在哪儿。只是无力地跟随生活的潮水被带到了逼迫我们成长的悬崖。
如今,已成功迈入大学校门的我早已从那段无望岁月中走出,也只有经历过绝望、奋斗的人生,才明白只有跨越那道门槛,才会懂得外面世界是如何地丰富与精彩。但不管如何,还是为自己曾走过的曲折之路,为曾经虚掷的大好时光,为当初父母没能用一种更为恰当民主的方式来正确引导我成长的方向,而心有戚戚然。
现在,我用一种同情和理解的目光去看待那些在我们身后前赴后继地投入到高考水深火热中去的身影。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会有我当初那样的迷惘和怨言,也许他们中依然会有人因经受不住繁重的学习压力而在最后的关口败下阵来。
令人欣慰的是,我看到对话中那朝气蓬勃的那一幕。知道了有很多年轻的学弟学妹们,他们比我们更富有自信,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应如何把握好命运之船的风帆,并在从一开始就能坚持朝自己的目标大步迈进。
还有一点让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学时期,父母往往会将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看管得非常严紧,每天规定好必须作息时间,并严格执行。可是一旦孩子进入了大学校门,父母就好像完成了教育孩子的任务,对他们在外面的一切行径不闻不问了。难道一道大学的门槛就意味着前一刻还是孩子的我们已经成长为一个十足的大人了吗?
真希望能多一些类似的对话节目,因为生活需要平等对话和交流,上一代人应当通过一些实际有用的行动来关注少年人心中所想,心中所需和对未来的规划。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而非一味的苛责和强制。
让孩子与父母平等对话,两代人平心静气坐下来,跨越无形的壕沟,来倾听孩子们心底最真的声音,帮我们指点生活的方向,不要让我们输在人生最初的起跑线上。让我们明白,其实每个人都有同样自主的选择生活的权利。
因为在生活和梦想的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第一次得知“胡椒树”这个名字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里,由张越主持的一期谈话节目。不过节目的内容并不是探讨“胡椒树”为何物的。
前台中央几个稚气未脱的中学生并排坐着,他们就是这期话题的重点访谈对象,只是一群很平常的中学生,和那些坐在课堂里认真听讲的学生无异。其貌不扬,面对镜头,厚厚的镜片后面是掩饰不去的腼腆,这是他们给人的最初印象。可正是这几个貌似平常的孩子将一部由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地一部电影胡椒树搬上荧屏。而且被誉为网络时代经典名著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少年版本。
背景大屏幕开始播放其中的一些经典片段,借此将两部影片加以更好地清晰对照。那部在近期一段时间里备受关注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里,大明星在很煽情地念叨着那段网络经典名句。与之相比,我们少年人拍摄的胡椒树在台词表演已经取景的角度闪都要显得生涩稚嫩许多,有点像在看学生剧社表演的味道,而且有着很重的模仿痕迹,(显然是深受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风格的影响)。但对于他们这些从未受过任何正规专业培训的中学生来说,能拍出与大手笔制作叫板的影片,足见潜力不容小觑。而且一些细节和人物对话的安排方面都颇有创意,可谓灵气逼人。
该片的编辑兼导演是坐在最中间的一个年方十八的女孩,他的同学说,她在业余时间里做好多项工作的同时还能兼顾学习。是班里的学习尖子,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当张越问起当初是何种心态和目的去拍摄这部影片时说,生活中有着太多我们所无法企及和实现的梦想,在这部影片中将当代中学生对于生活和理想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年少的无奈和惆怅。最后,主持人问她,以后到了大学校园之后还会不会再拍一部胡椒树的续集呢?也许会比香港成人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更加出色。女孩笑了,她说,也许会的。我会把这件事情纳入大学时期必须做的事情里面。也许不会再继续拍摄影片。但我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直坐在一旁没有发言的男生,他是北京一所普通职业高中的学生,喜欢画漫画,刚出了一本自己的漫画书。他在书中把自己的描绘成了一个长发飘飘的英俊少年。而他自己乍一看,俨然是一个少年版的李金羽。他说,因为很小的时候看到电视里的男主角一头秀发随意挥洒的样子就特别羡慕,可是自己的头发长得硬朗而粗重,一旦蓄长,就会像个刺猬似的笔直竖得高高的。于是就把自己梦想中的形象在漫画里实现了。他还狡黠地补充道,其实我在那副肖像画的上面一顶帽子的坠子上标注着“假货”二字,我不想因此误导读者。说完,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那样摸着自己的鲁迅式的头发笑了起来。
他的妈妈,谈起儿子画漫画的事,不禁感慨万千:“起初,我不让他接触那类书籍,每次看到他在看的时候就会阻止他,不仅因为有一些书的内容不健康,而且觉得画漫画在中国没有前途。”但是看到儿子目前所取得的成绩,看着台上有点腼腆的儿子,做母亲的一脸欣慰。现在我知道了,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和理想,我们做家长的只有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培养他们的兴趣。
谈起各自曾有过的梦想,现场的气氛变得异常热烈,观众都举手踊跃发言,话筒在人群之间传递着。一个学理工的男生说,他小的时候最喜欢涂涂写写了。但是他的数学成绩也同样出色。于是父母坚持让他选择了理工类学科。每次他做完一道题,对自己的奖励便是写几篇满意的作文。现在他从事的也是和文科毫无干系的工作,但文学梦一直在生活中延续。至今笔耕不辍。只是因为工作的压力很少有时间安心坐下来写东西。“我以后最大的心愿就是退休之后能空闲出很多的时间专心来完成我今生最大的梦想,没准我还真的大器晚成了。最后他还不忘来个风趣的自我鼓励。
一个长发的男孩,从他所佩戴的眼镜的深度来看显然已经不再年轻了。但他说话的语气却充满了朝气蓬勃,他说我从小的爱好就是广告设计。但是当时在选择专业时家人一致反对。于是我在高中毕业时与美院校门无缘。大学里的专业是我并不感兴趣的化工,当我勉强完成了学业大学毕业之后我才真正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后来又重新回到了客堂,现在正在中央每院选修广告设计。追求和梦想需要自己的坚持。这是他最后说的一句话。
我在记忆中苦苦搜索关于那段被称为黄金时代的岁月,能够回忆起的美好片段如南方冬日里午后的残雪,稀薄残缺得组合不成一个完整的片段。那些历历在目的回忆除了日复一日无止境的补习还是补习。混沌而暗无天日的时光,青春是一场考试的炼狱。分数无情又残酷地维系着每一个学生的命运。在我们的日常词典中已经没有玩耍和放松这两个概念了。
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或许我还不会如此痛苦,还会为我曾经奋斗过的艰辛而充实的青春岁月感到由衷自豪。关键是,那段本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我虚掷浪费了的。当初站在人生的第一个选择的关口我和父母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我那个做幼儿园孩子王的“伟大梦想”被爸爸不齿,他说那是胸无大志。然后不管我的抵制和反抗,自作主张地在我的志愿表上填报了当时的一所重点高中。明知道我不是个喜欢读书的孩子,却仍然决然地将我推向了一条通往高考独木桥的不归路。同时也使我接下去的三年美好岁月里处于学校、课堂和补课的水深火热之中。
我把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父母的一意孤行和极为不民主的做法。高中三年的岁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不是和同学们之间进行的,而是我与父母之间的一场无言对峙。
在一些支离破碎的往事片断中,我极力能回忆起的就是每日木然而惯性地往返于从学校到家的两点一线,在睡眼惺松中麻木地重复着昨日的翻版。我无力反抗,因为我知道即使反抗也是徒劳的。所以我收藏起了所有真实的喜怒哀乐,以一种漠然排斥一切的行径来延续这场幼稚的无言的抗争。我逃课、拖欠作业,并且开始学会了叛逆和怨天尤人。
但我远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么顽强,事实上那个年龄的人还根本没成熟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程度。只是愚蠢地一味的赌气,平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读书时光。这种生活状态在高三那年达到了极致。尽管这个时候,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老师和家长一改往日的严肃,和颜悦色地安慰我们不必过于紧张,再咬牙坚持一下,考上大学后就可以自由放飞了。
可这个时候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已经毫无退路可言了,每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似的,没日没夜地轮流转动着转动着。很多人像我一样不知道这种无休无止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出路在哪儿。只是无力地跟随生活的潮水被带到了逼迫我们成长的悬崖。
如今,已成功迈入大学校门的我早已从那段无望岁月中走出,也只有经历过绝望、奋斗的人生,才明白只有跨越那道门槛,才会懂得外面世界是如何地丰富与精彩。但不管如何,还是为自己曾走过的曲折之路,为曾经虚掷的大好时光,为当初父母没能用一种更为恰当民主的方式来正确引导我成长的方向,而心有戚戚然。
现在,我用一种同情和理解的目光去看待那些在我们身后前赴后继地投入到高考水深火热中去的身影。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会有我当初那样的迷惘和怨言,也许他们中依然会有人因经受不住繁重的学习压力而在最后的关口败下阵来。
令人欣慰的是,我看到对话中那朝气蓬勃的那一幕。知道了有很多年轻的学弟学妹们,他们比我们更富有自信,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应如何把握好命运之船的风帆,并在从一开始就能坚持朝自己的目标大步迈进。
还有一点让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学时期,父母往往会将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看管得非常严紧,每天规定好必须作息时间,并严格执行。可是一旦孩子进入了大学校门,父母就好像完成了教育孩子的任务,对他们在外面的一切行径不闻不问了。难道一道大学的门槛就意味着前一刻还是孩子的我们已经成长为一个十足的大人了吗?
真希望能多一些类似的对话节目,因为生活需要平等对话和交流,上一代人应当通过一些实际有用的行动来关注少年人心中所想,心中所需和对未来的规划。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而非一味的苛责和强制。
让孩子与父母平等对话,两代人平心静气坐下来,跨越无形的壕沟,来倾听孩子们心底最真的声音,帮我们指点生活的方向,不要让我们输在人生最初的起跑线上。让我们明白,其实每个人都有同样自主的选择生活的权利。
因为在生活和梦想的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