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左岸读书 >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今天升级一下,大家都看了把孩子培养成普通人吧,是不是很有道理?我想,小的时候应该是这样,如果上了高中以后,就应该把他当天才来训练了。

    看看同人于野写的“天才训练指南”吧,这里节选一部分。

    前不久温家宝又在呼吁出学术大师了。我国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水平可能比足球强不了多少,改革开放30来年了也没出个诺贝尔奖,一句话就是缺天才。为了培养天才连少年班的主意都出了,怎么就是不行呢?心理学家andersericsson的这项研究从技术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研究覆盖了从职业运动员,艺术家到程序员差不多所有需要天才的领域,出版了一本900多页的书,结论是天才还真是练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怎么练。

    想要训练一个天才绝不是整天苦练就行,你需要的是“deliberatepractice(刻意练习)”:

    -每次训练有明确的目标-获得即时的反馈-既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技术

    我想在这里对比一下我国对理工科大学生的训练,看看是否满足这些要求。

    首先我国理工科教学根本没有明确的目标。这里所说的目标是一次训练中要达到的具体的小目标,并不是说什么拿诺贝尔奖这样的人生理想。科学教育的正确目标可以是将来搞科研需要这个知识,可以是学会这个技术去使用它。但我国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课本,不是这堂课我领会了什么思想,而是这堂课有什么知识点有什么公式要背,换句话说是考试。有些学生不屑于为了考试学习,自己看书的,往往因为缺乏指导而茫然,不知道看这本书的目的何在。

    “即时的反馈”(immediatefeedback)是我国训练学生中最缺乏的一个方面,越是高端人才的培养中越是如此。如果说高手们有什么成功秘诀,我猜就是这个即时的反馈。一个事实是医生们离开医学院以后,除了手术临床医生以外,其他专业的,比如看透视图的那些医生,他们的水平随时间在减弱,原因就是缺乏立即的反馈。就好比练武功,一招一式都需要有人随时纠正,不对马上改别把错误动作形成习惯。在科研领域,这意味着你搞科研的时候需要一个好导师随时告诉你你干的这个活怎么样。中国缺乏好导师,而且往往还一个导师带30个学生,谁给你反馈啊?反馈还意味着需要跟同行随时交流切磋,别人怎么做的,你这么做人家怎么评价等等,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需要经常跟高手开会,开会的时候还必须经常讨论。而国内的情况一方面会议就不多,开会的时候还大家都客气不爱提问。美国开学术会议除了发言以外广泛采用poster形式,实际上在讨论工作方面往往更有价值,而国内可能还没有采取这样的形式。

    这个技术还告诉我们想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就应该经常在网上发帖,以便获得反馈。

    “结果和技术”最起码的要求是你得自己训练,而不是看别人练。站在场边把姚明的技术统计倒背如流也没用,关键得自己上场。我国训练学生搞科研的做法是不搞科研,搞”课”研。请牛人来讲最新最强的理论,而不是强调让他们尽可能早的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这就好比给北京青年队看nba录像一样,培养出来的全是专业球迷。美国学生队不是自己直接搞的领域可能不太了解,也可能不知道最近witten发了什么文章,但他自己的小小领域内,他可能大二就开始干了。

    很多人甚至喜欢评论课本,这本书写得好,这个人是牛人,陶醉在对课本的欣赏之中。在美国上课没见过任何一个老师赞美课本的,一线人物几乎没人写课本,所有课本都只不过是工具书,最终目的是为了科研这个结果。一切技术应该是为了科研服务。

    “技术”是说你的训练得得法,这同样需要高人的指点,而且你还得听从人家的指点。

    对比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可见我国科学教育为什么不行了。我国这种缘木求鱼的教育方法最终培养出来的都是精通”基本知识”的”科学的家”而不是”科学家”说到底就是两个字:实践。毛泽东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解放军很多高级将领文化程度一般,为什么总能打胜仗,靠的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学习科学知识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耍酷,不是为了有谈资,是为了搞科研。美国大学里面的技术课程一学期让学生做好几个project,完全是追求学以致用,逼迫学生为了完成project而学习知识,其中还有小组合作,跟真正的科研没什么区别。

    宁可在本科的时候发几篇灌水小文章也比苦读十年期待一鸣惊人强。一提基础科学,有人总说”板凳要坐十年冷”这种思想完全不适合现代化科研体系。坐十年板凳的运动员国家队能用么?马俊仁当年是一般比赛不参加,专门参加奥运会世界杯一鸣惊人结果人家怀疑你是不是服用禁药啊,一旦有点小事整个队伍居然崩溃了。这种做法现在已经被淘汰。正确的做法是象现在刘翔这样有什么大奖赛都去,追求一个稳定的成绩。

    科学工作者就好像运动员一样,需要不停的比赛,而不是不停的看录像。

    附:尼采对天才定义

    对于一个伟大而精致的灵魂,一般人很容易用“天份”两个字打发。贝多芬、莎士比亚、李白、张大千的产生岂是偶然的?若非一种内在生来赋予的质素作用着,他们又怎能超凡脱俗?高高的才情,不是凡夫俗子能企及的。

    但,尼釆不认为这样,依尼釆的意见,以一般人所谓的“天才”的解释,简直侮辱了那些勤奋的工作者,他说:“有许多各式各样的伟人,从没有哪种天赋,但他们的成就太伟大了──化为:天才(如人所云)。”注1这句话里至少有以下三种意义:

    1)否定俗谓的“天才”。

    2)艺术家(文学家)──各式各样的伟人不是先天的,而是经验的。

    3)尼釆引用了俗众“天才”的名词,却否弃了它俗谓的意义。这里面也蕴含了他的自负与抗议──他感到自负,因为他了解成长的过程;他抗议,因为俗众用一个名词就抹煞了竭尽心智的耕耘。

    尼釆认为,这类光辉成就的由来,全出自“严肃的工作态度”,由于有充分的耐心与毅力,能够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了解本身与工作对象的特性,如此而已。

    在最初,他只是一个搜集者,一个学徒,一个工匠──在既有的基础上,不欺骗别人,也不欺骗自己;不眼高手低,不自命不凡地想一下子跳在半空中自以为神。他由辛勤的学习中,将知识与经验累积到某一极限,便起了质素的变化,于是“自我”在混沌中出现了,个性也突显出来,观察的眼光日益新异敏锐,逐渐在平庸的、现实的外貌,看出其紧密的内质,找出普通事物内里隐伏着的关连,而一瞬间抓住了整条锁链的关键──我们一般人没有经验过这种过程,便以“天才”两字掩饰自己的懒惰和低能,而没发觉“天才”这质素与我们的距离曾如此贴近,以至于可以将它简短地定义为﹕

    “天才是长期的忍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