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卷一:08章:不同的处境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八章
子安、子平离家在外独自谋生的日子似乎过得真慢,李德贵俩口子很是惦记着在外的这些孩子们。七月中旬又是一个暑假来临,老俩口的闺女子华抱着孩子来住娘家了,她调到县城里后只有节假日回来,逢过寒暑假放假还住娘家个十天半个月的。
李子华当年也是从一所市属幼儿师范学校幼教专业毕业后,回到老家里等着分配,那一年正好是李德贵得肾炎住院回家休养的年份,李德贵因病不能下地干活,她娘带着她和子林、子安、子平一家子操持农活。直到有一天她和家人在地里割谷子的时候收到分配通知书,她被县教育局安置到张家堡乡中学教音乐,而她的同学们都通过关系分配进县城里各大县办幼儿园了当老师了,她当下就在地头起哭开了,颇埋怨家里人的没关系没门路。这也是现实,分到城里工作,条件优越,找对象成家余地大,如果在乡下,找个乡下对象就成了有工作的庄户人了。所以她想通过找对象满足她到县城生活的心愿。李子林打劝她应该正视现实,现在大小也算是个挣工资的公家人,乡下工作就乡下工作吧,上个几年找个合适对象成家也挺好,子华却不愿意呆在乡下工作,一门心思地想着到县城生活,她实在不愿意面对庄户人打土摊混日子的生活方式。
她从一上班就自个张罗着找对象调工作的事,不断地托同事和同学们给她找个县城对象,开始经人介绍有一个在县城银行当保安的转业军人相中她,接触了几回嫌她太正统不谈了,她气恼之下,她和一个家在县城的乡中同事处对象,条件是想办法把她调城里,别的什么财礼她都不要。所以在她对象家仅有一间县城的小平房就嫁过去了,她是个很现实的人,也坚持自己的择偶标准和生活观点,二个人都是教师,收入不高,她也过的抠抠索索,娘家捎来的粮也能支撑过个八月半载的,平常很少有人情往来和朋友走动,一门心思的攒钱找人调动,后来她男人有个本家的叔叔在县委当宣传部部长,通过不断登门去找人家,次次上门提米买面拿鸡蛋,硬是磨得人家犯难,因为老师调动比安排工作都为难,当时县里有很多在乡下工作的基层老师呆不住,总要求往县城里调动,县委很头疼,于是制定了教师调动必须在基层任教五年后才能申请的方案,还得按各种关系职位高低级别大小来排队分批次调动,她在乡中五年中,年年请托人家,人家费力总算把她调进县城小学,感谢人家一番后,总算了她的一幢心事,安住了在县城工作生活的心愿。
调进县城里教书工作的子华要孩子晚些,快三十岁了才生了个女孩,她娘到县城伺候了子华月子后回到老家,就没再到过她家,后来得了病更去不了了。她放假抽空回来帮家里拆洗被褥,刷大白刷窑洞,看到家里的贫困的光景,她深感寒心,无可奈何却又无计可施,只能尽点做闺女微薄的本份。
时间过的真快。子安在刀具厂上班上了多半年了,中间只有在中秋节回老家去探望双亲,中间休息就没有回去老家,偶尔他也买些零食和玩具去姐姐子华家看看外甥女,闲余他报考了经济管理成人自学考试,原来报考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因中专专业太浅,自学起来太困难了,他太好学了,因为他心中还有一个世界和梦想,希望通过自学成才寻找各种机会发迹改善处境,不甘心当一个小工人混日子过下去,但只有通过读书长知识,充电武装头脑,做着知识储备等待着机遇,他一直坚信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的信念。
同宿舍的工友们见他爱看书爱学习,便平时很少打挠他。肖锐光只要天色晴好就下班后回家帮老婆伺弄田地,马广山他四处乱窜着相看找对象;石磊闲暇出去到各单位就找同学们聚会,只有子安不想动不四处乱跑,也不是他性子不喜欢热闹,只是他过于心强好面子,总想不甘心落在人后,找那些好单位的同学校友们相聚,怕自己强烈的自卑感和自尊心受到刺激。
他有时也去赵师傅家里走动串个门,因为赵师傅家就在厂子后面不远,步行五六分钟就到,三间平房带个不大的院子,赵师娘很热情,是县化肥厂检验员,子安说话举止仁义懂礼貌,每次去上门从不空手,买点水果蔬菜,还主动提水扫院子,深得赵师傅夫妇称赞,也喜欢他,他不来反而挺想他,私下了俩口子访查着那个单位或是谁家有个好闺女,准备介绍给他找个对象。他偶尔买盒烟去计委的王科长那里坐坐聊一聊,王科长喜欢他的老实厚道,说有机会愿意帮他再调动到行政事业单位,他只是觉得王科长是个正经好干部,并不愿意给他添堵,所以很小心的说话,所以王科长感觉他还真是个有心用心的小伙子。
同宿舍的工友马广山天天张罗找对象忙的很,眼光也挑剔的很,用老人说的话说他就是个活络把散的人,也不看自身条件多好,长相难看的女子他不想处,好看的女子人家看不上他。为此常常乘兴而去,垂头而归,老肖和石磊打趣他是“走婚族”。肖锐光和子安老劝说他要有正确的婚姻观,不要过分挑剔,找对象是对眼缘,有缘分的事,后来他相亲总要拉上子安和石磊陪他一起去作伴,二个单身汉也乐意开开眼,还能蹭上顿相亲饭。有一次他们到一户人家家里去相亲,正好那片区停电,那人家里晚上没电点着蜡烛,他把姑娘相好了,第二天约会却不谈了,说烛光下那女子越看越好看,白天一瞅却傻了眼,他逗的大家哈哈哈大笑一场,他气恼了半天又紧着托人张罗着相亲,他买了相术八卦算命之类的书乱翻乱看,看不懂让子安他们帮他解释,一门心事的找对象让他迷了心窍,连托人花了不少钱,不过他是个没心没肺的人,一会儿就没事了,找个好看漂亮对象才是他的当下想法。
乡镇工作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终能否得到落实,关键在乡镇。乡镇工作的职能和重点随着形势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在乡镇工作,包村,催粮,收农业税,计划生育,后来的基金会清收,乡镇工作是一筐子乱线,什么也得管,什么也得过问,这就是所说的上面千条线,乡镇一针穿。三提六统挨村逐户清理征收,计划生育逮大肚等等硬指标硬任务,后来农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战,甚至是灭鼠打狗行动,尤其是发展乡镇企业任务,把乡镇干部忙得团团转,上面刚下文件,第二天就要经验总结,疲于应付,李子林忙得白天带乡干部包村入户,夜里熬油赶写各种文字材料,慢慢地学会了抽烟解乏,抽不起香烟,便用稿纸月份牌卷碎烟叶子抽。
当时农村经济发展出现波折,农产品价格连续几年下挫,乡镇企业发展受阻,乡村两级财政普遍困难,多数乡村财政入不敷出。在塞北这样的中西部地区和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多数乡镇不能按时给干部发工资。有些乡镇就设立各种名目向农民摊派收费,加重农民负担,引起农民不满。那时乡里的工资按时开不了,收完税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县财政才返还给乡镇里,也许一年下来才能领到那一点工资,所以日子过得紧张极了,乡里来客来领导了,乡里食堂里连块豆腐也得赊账,所以管食堂的管理员由乡干部轮流轮班当,便于好赊欠东西。
李子林要不是家里有点地能糊口,日子早吊起来了。孩子逐渐长大准备上学念书,母亲还要看病吃药,乡村里各种人情来往,他常常找同事朋友借钱用,年底工资结算完拿回家的钱不多,好在媳妇孙金玲还开通,因为她哥哥孙子豪也比她们的日子好不了多少,只是个正式国家干部名义好听而已,日子未必过得比当农民强。
此时孙子豪从张家堡乡调到别的乡镇当党委书记了。临走时向县委组织部推荐了李子林,年底经组织部在乡村干部中对李子林进行一番考察后,当选该乡农工*委员,是乡党委成员,副科级,大小也算个官,为此李德贵很是得意,原来设想子安中专毕业以后干上几年,怎么也得当个科级干部,没想到子林当上了,村民议论李子林只不过是他大舅哥姻亲提携的,不过李子林工作水平和十足的人缘群众基础足以胜任,事过三天自然平,日子长了也就没人再说长道短了。
张家堡乡党委新调来的杜毅夫书记原是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是县委书记身边的贴身大秘书出身,可能是在大领导身边呆的时候长些,言谈举止不自觉中有些官话架式,摆谱挺大,人们背后叫他牛县长。他对乡镇工作纪律和工作效率按自己的想法要求标准挺高,尤其是组织写各种汇报和总结文字材料,尽管他年龄比子林大三岁,但常对写了十多年材料的李子林写的材料涂涂改改,拿起笔来修改,一划拉一大片,李子林一开始摸不着头脑,甚至不敢下笔写了,时间长了才发现杜书记善于从站位和各种形势与政策论调上入手,于是他找出县委下发尤其是杜书记曾亲自起草的文件研读,摧测出他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以及思维习惯想表达的意思,这样写出来材料杜书记改动少了,以后就不改了,圈阅完毕一批阅通过可以上报,其实他要的就是这个调。
第八章
子安、子平离家在外独自谋生的日子似乎过得真慢,李德贵俩口子很是惦记着在外的这些孩子们。七月中旬又是一个暑假来临,老俩口的闺女子华抱着孩子来住娘家了,她调到县城里后只有节假日回来,逢过寒暑假放假还住娘家个十天半个月的。
李子华当年也是从一所市属幼儿师范学校幼教专业毕业后,回到老家里等着分配,那一年正好是李德贵得肾炎住院回家休养的年份,李德贵因病不能下地干活,她娘带着她和子林、子安、子平一家子操持农活。直到有一天她和家人在地里割谷子的时候收到分配通知书,她被县教育局安置到张家堡乡中学教音乐,而她的同学们都通过关系分配进县城里各大县办幼儿园了当老师了,她当下就在地头起哭开了,颇埋怨家里人的没关系没门路。这也是现实,分到城里工作,条件优越,找对象成家余地大,如果在乡下,找个乡下对象就成了有工作的庄户人了。所以她想通过找对象满足她到县城生活的心愿。李子林打劝她应该正视现实,现在大小也算是个挣工资的公家人,乡下工作就乡下工作吧,上个几年找个合适对象成家也挺好,子华却不愿意呆在乡下工作,一门心思地想着到县城生活,她实在不愿意面对庄户人打土摊混日子的生活方式。
她从一上班就自个张罗着找对象调工作的事,不断地托同事和同学们给她找个县城对象,开始经人介绍有一个在县城银行当保安的转业军人相中她,接触了几回嫌她太正统不谈了,她气恼之下,她和一个家在县城的乡中同事处对象,条件是想办法把她调城里,别的什么财礼她都不要。所以在她对象家仅有一间县城的小平房就嫁过去了,她是个很现实的人,也坚持自己的择偶标准和生活观点,二个人都是教师,收入不高,她也过的抠抠索索,娘家捎来的粮也能支撑过个八月半载的,平常很少有人情往来和朋友走动,一门心思的攒钱找人调动,后来她男人有个本家的叔叔在县委当宣传部部长,通过不断登门去找人家,次次上门提米买面拿鸡蛋,硬是磨得人家犯难,因为老师调动比安排工作都为难,当时县里有很多在乡下工作的基层老师呆不住,总要求往县城里调动,县委很头疼,于是制定了教师调动必须在基层任教五年后才能申请的方案,还得按各种关系职位高低级别大小来排队分批次调动,她在乡中五年中,年年请托人家,人家费力总算把她调进县城小学,感谢人家一番后,总算了她的一幢心事,安住了在县城工作生活的心愿。
调进县城里教书工作的子华要孩子晚些,快三十岁了才生了个女孩,她娘到县城伺候了子华月子后回到老家,就没再到过她家,后来得了病更去不了了。她放假抽空回来帮家里拆洗被褥,刷大白刷窑洞,看到家里的贫困的光景,她深感寒心,无可奈何却又无计可施,只能尽点做闺女微薄的本份。
时间过的真快。子安在刀具厂上班上了多半年了,中间只有在中秋节回老家去探望双亲,中间休息就没有回去老家,偶尔他也买些零食和玩具去姐姐子华家看看外甥女,闲余他报考了经济管理成人自学考试,原来报考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因中专专业太浅,自学起来太困难了,他太好学了,因为他心中还有一个世界和梦想,希望通过自学成才寻找各种机会发迹改善处境,不甘心当一个小工人混日子过下去,但只有通过读书长知识,充电武装头脑,做着知识储备等待着机遇,他一直坚信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的信念。
同宿舍的工友们见他爱看书爱学习,便平时很少打挠他。肖锐光只要天色晴好就下班后回家帮老婆伺弄田地,马广山他四处乱窜着相看找对象;石磊闲暇出去到各单位就找同学们聚会,只有子安不想动不四处乱跑,也不是他性子不喜欢热闹,只是他过于心强好面子,总想不甘心落在人后,找那些好单位的同学校友们相聚,怕自己强烈的自卑感和自尊心受到刺激。
他有时也去赵师傅家里走动串个门,因为赵师傅家就在厂子后面不远,步行五六分钟就到,三间平房带个不大的院子,赵师娘很热情,是县化肥厂检验员,子安说话举止仁义懂礼貌,每次去上门从不空手,买点水果蔬菜,还主动提水扫院子,深得赵师傅夫妇称赞,也喜欢他,他不来反而挺想他,私下了俩口子访查着那个单位或是谁家有个好闺女,准备介绍给他找个对象。他偶尔买盒烟去计委的王科长那里坐坐聊一聊,王科长喜欢他的老实厚道,说有机会愿意帮他再调动到行政事业单位,他只是觉得王科长是个正经好干部,并不愿意给他添堵,所以很小心的说话,所以王科长感觉他还真是个有心用心的小伙子。
同宿舍的工友马广山天天张罗找对象忙的很,眼光也挑剔的很,用老人说的话说他就是个活络把散的人,也不看自身条件多好,长相难看的女子他不想处,好看的女子人家看不上他。为此常常乘兴而去,垂头而归,老肖和石磊打趣他是“走婚族”。肖锐光和子安老劝说他要有正确的婚姻观,不要过分挑剔,找对象是对眼缘,有缘分的事,后来他相亲总要拉上子安和石磊陪他一起去作伴,二个单身汉也乐意开开眼,还能蹭上顿相亲饭。有一次他们到一户人家家里去相亲,正好那片区停电,那人家里晚上没电点着蜡烛,他把姑娘相好了,第二天约会却不谈了,说烛光下那女子越看越好看,白天一瞅却傻了眼,他逗的大家哈哈哈大笑一场,他气恼了半天又紧着托人张罗着相亲,他买了相术八卦算命之类的书乱翻乱看,看不懂让子安他们帮他解释,一门心事的找对象让他迷了心窍,连托人花了不少钱,不过他是个没心没肺的人,一会儿就没事了,找个好看漂亮对象才是他的当下想法。
乡镇工作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终能否得到落实,关键在乡镇。乡镇工作的职能和重点随着形势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在乡镇工作,包村,催粮,收农业税,计划生育,后来的基金会清收,乡镇工作是一筐子乱线,什么也得管,什么也得过问,这就是所说的上面千条线,乡镇一针穿。三提六统挨村逐户清理征收,计划生育逮大肚等等硬指标硬任务,后来农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战,甚至是灭鼠打狗行动,尤其是发展乡镇企业任务,把乡镇干部忙得团团转,上面刚下文件,第二天就要经验总结,疲于应付,李子林忙得白天带乡干部包村入户,夜里熬油赶写各种文字材料,慢慢地学会了抽烟解乏,抽不起香烟,便用稿纸月份牌卷碎烟叶子抽。
当时农村经济发展出现波折,农产品价格连续几年下挫,乡镇企业发展受阻,乡村两级财政普遍困难,多数乡村财政入不敷出。在塞北这样的中西部地区和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多数乡镇不能按时给干部发工资。有些乡镇就设立各种名目向农民摊派收费,加重农民负担,引起农民不满。那时乡里的工资按时开不了,收完税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县财政才返还给乡镇里,也许一年下来才能领到那一点工资,所以日子过得紧张极了,乡里来客来领导了,乡里食堂里连块豆腐也得赊账,所以管食堂的管理员由乡干部轮流轮班当,便于好赊欠东西。
李子林要不是家里有点地能糊口,日子早吊起来了。孩子逐渐长大准备上学念书,母亲还要看病吃药,乡村里各种人情来往,他常常找同事朋友借钱用,年底工资结算完拿回家的钱不多,好在媳妇孙金玲还开通,因为她哥哥孙子豪也比她们的日子好不了多少,只是个正式国家干部名义好听而已,日子未必过得比当农民强。
此时孙子豪从张家堡乡调到别的乡镇当党委书记了。临走时向县委组织部推荐了李子林,年底经组织部在乡村干部中对李子林进行一番考察后,当选该乡农工*委员,是乡党委成员,副科级,大小也算个官,为此李德贵很是得意,原来设想子安中专毕业以后干上几年,怎么也得当个科级干部,没想到子林当上了,村民议论李子林只不过是他大舅哥姻亲提携的,不过李子林工作水平和十足的人缘群众基础足以胜任,事过三天自然平,日子长了也就没人再说长道短了。
张家堡乡党委新调来的杜毅夫书记原是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是县委书记身边的贴身大秘书出身,可能是在大领导身边呆的时候长些,言谈举止不自觉中有些官话架式,摆谱挺大,人们背后叫他牛县长。他对乡镇工作纪律和工作效率按自己的想法要求标准挺高,尤其是组织写各种汇报和总结文字材料,尽管他年龄比子林大三岁,但常对写了十多年材料的李子林写的材料涂涂改改,拿起笔来修改,一划拉一大片,李子林一开始摸不着头脑,甚至不敢下笔写了,时间长了才发现杜书记善于从站位和各种形势与政策论调上入手,于是他找出县委下发尤其是杜书记曾亲自起草的文件研读,摧测出他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以及思维习惯想表达的意思,这样写出来材料杜书记改动少了,以后就不改了,圈阅完毕一批阅通过可以上报,其实他要的就是这个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