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三回:小惩拟大戒(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皇帝说了一句:“今天朝会,诸位大臣如果有本上奏的话,请快快将手本递上来。”
等到皇帝像模像样的简单的履行皇帝的职责,完成这些例行的仪式之后,我便开口吐声到:“今日朝会,本为我朝大将军袁震东,功业勋著,朝廷特堪盛典,晋封袁震东大将军为朝廷的一字并肩王。日后朝廷对于袁震东大将军如果托委,还望袁震东大将军能够替着皇上和哀家主张,任劳任怨,不要有所推诿。”
群臣听得太后居然亲口如此对着袁震东大将军,显然朝廷对于袁震东大将军是依赖非常。所以朝臣们都以为袁震东大将军此次受到如此的封赏还好皇太后感于当年袁震东大将军在如今的皇太后和皇上在宫里头受人迫害之时候,能够伸出援手,拉了皇太后和皇上一把,使得皇上登上皇帝的宝作为,而皇太后也母以子贵,能够登上如今这般的高位。想来此次封赏袁震东大将军,应该还是皇太后想要报答当年袁震东的拥立之德,所以才会如此行事。
袁震东听到皇太后居然如此圣眷优隆,似乎已然将自己当成了江山的共主。所以心下还是颇为感动。所以袁震东就回奏道:“微臣才薄望轻,恐怕无意担当皇太后如此重托,皇太后以腹心股肱,如此优待微臣,微臣荷此厚恩,敢不尽心图报,任劳任怨四个字,微臣回去之后自当书之座右,铭于心头,朝夕自省。”
听得袁震东如此回话,我明白这些天的安排已然收到了成效,袁震东必然消除了不少对朝廷和我这个皇太后的猜忌,这样子对于朝廷的局面和稳定必然是很好的事情。不过我也知道并不等只凭借袁震东口中的这几句话,就能认为袁震东一定不会举兵造反,如今最为按稳妥当的办法还是以前和崔文杰秦兰亭他们商议好的,就是一边才朝廷里头设下缓兵之计,好好的安抚袁震东大将军,另一边就要好好的在山西里头设立关卡,堵住袁震东的部下东进的道路,这才是关键。否着就算朝廷再怎么安抚袁震东,也不过是往后推缓袁震东举兵的日期。如果袁震东真的对朝廷存有异志的话,朝廷的这些名爵和名器还是收不住他的心的,更不用说收住这个袁震东的心。所以对于这件事情,对于山西我还是极为重视的。
所以我对袁震东嘉谕到:“袁震东大将军为朝廷征战四方,平服叛乱,朝廷有袁震东大将军这样子的忠臣,实在是朝廷的福分,朝廷仪仗袁震东大将军为柱石,袁震东大将军也不愧是国朝的干城。”
袁震东见我如此嘉谕,所以就顺势头提出了山西巡抚李万山的事情。
“微臣上次对皇太后所言,山西巡抚李万山,虽是国家的一方大员,却上不体天心,下不慰黎明。致使此次山西发生如此大灾害,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根本无法安居。微臣以为这个山西巡抚李万山根本就不适合作为山西的民牧之官,微臣希望朝廷能够以社稷民谟为重,立刻将山西巡抚李万山罢黜为民,另外简派大员,直趋代替此人,以纾民困。”
站在后列的秦兰亭听到这个袁震东如此参劾自己的门生李万山,知道袁震东要对自己这一系的人下手了。所以连忙自崔文杰身后转出来,出班启奏到。
“皇太后,此事万万不可,山西遭灾,本是天灾,山西巡抚李万山眼中正在山西境内料理一应赈灾要务,李万山此人与山西多年,人地相宜,加上李万山巡抚行事干练,颇有劳绩。如今山西的灾情已然缓和了不少。如果贸贸然的将山西巡抚李万山罢黜为民,势必会对山西眼下的一切措施形成不利的局面,如果接替的人另外推行一套做饭,那么旷日持久,灾民得不到迅速的救济,比如激成流变。如果事情愈演愈烈,那么朝廷就不好控制山西的局势了。微臣看来,此时非但不是罢黜山西巡抚李万山的时机,反而应该下旨嘉奖李万山办理山西赈务期间,宵衣旰食,勤勉治事。”
秦兰亭的这番话显然是和袁震东的话是针锋相对的。
所以袁震东一听秦兰亭如此说,立刻反驳道:“皇太后,这个李万山是秦兰亭的得意门生,自己的门生,秦兰亭大人自己是会刻意会护的了。不过秦大人,据我得到的消息,你的这个得意门生李万山巡抚在山西的官声可不怎么好,据有人告知,李万山在山西巡抚任内,任用私人,搜刮地皮,甚至将主意打到了朝廷的头上。他令人将山西的个个官仓里头的粮食都远送了出来,然后在黑市上高价出卖,大发特发了一笔财。如此监守自盗,肆意妄为,漠视民谟,这样的人呢怎么可以做山西的巡抚呢。为官一任原本是要造福地方的,可是这个李万山如此行事,哪一点算的上是造福黎明百姓,所以本将军奏请朝廷,要将这个李万山罢黜为民,已然是便宜了这个李万山巡抚了。其实照着这样的形式看来,朝廷就是将这个李万山抄家灭族也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秦兰亭大为生气到:“你袁震东是血口喷人,皇太后,自古有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袁震东大将军虽然是本朝的有功的将领,可是没有实在的证据,怎么可以如此对朝廷的封疆大吏的去从指手画脚呢。”
我听得秦兰亭和袁震东在朝堂上打起了嘴仗,也知道这两个人不和而不能两立是必然的事情。可是眼下的情势我也不能偏袒任何一番,所以我就对着崔文杰说道:“崔大人,袁震东大将军和秦大人所争论的事情,哀家不是很清楚。哀家想要问问崔大人的意见。”
崔文杰知道秦兰亭和袁震东已然发生了冲突,自己如果在出面偏护任何一番,都是对另一方的得罪。所以崔文杰就启奏到:“袁震东大将军和秦兰亭大人的进言,都是出自心中对朝廷的一片忠爱之心,然而微臣以为,人臣进言,万万须要从容和婉。微臣觉得只有某些事体心中洞察毫厘,且不得不言者,这样的事情才可以向圣明的皇上和太后陈奏。当然,作为臣下,微臣以为秦大人和袁震东大将军的都是不敢不和皇上以及皇太后同心的。至于山西巡抚李万山这件事情,微臣和这些疆臣素来没有往来,所以对于这个李万山的事体,微臣不是很清楚,微臣只是觉得如此这个山西巡抚真的有,咳咳,真的有袁震东大将军所说的那般的舞弊情事,这样的事情,微臣以为无论是否是至亲好友的在上位者,都是不能回护的。不过朝廷的用人的权柄,操之于上,这就不是我们这些臣子可以擅自议论的了。而且此事分属吏部管辖,微臣以为皇太后不妨好好询问一下吏部尚书的意见。”
我知道这个崔文杰是不想在秦兰亭和袁震东之间难做人。所以他就对于李万山这件事情根本不与置评,只是说这件事情还是要听朝廷的意思,其实就是不想得罪任何一番,依旧把这个难题推给了我。不过崔文杰在言辞之间也微微的向我传递了一个意思,就是说朝廷的用人大权,是不能够旁落的。崔文杰最后的话里头的意思也很明白,就是请求我这个太后拿最后的主意。我明白了崔文杰的苦心了,他的意思就是让我不妨用用拖字决,将这件事情悬置起来,暂时不要做出什么决定来。不妨先将这件事情推到部里头。
我转过头对着身居袁震东后面的吏部老尚书咨询道:“吏部尚书,李万山是吏部遴选出来的,你最清楚。你给哀家说说这个人的人品操守和才具如此。”
吏部尚书就是那个已经给我递过了好几次辞呈,想要乞骸骨告老还乡的那个老尚书了。都快要走了的老尚书自然也是不愿意介入朝廷中的这些大佬们的纠纷和斗争之中。所以这个吏部尚书慢慢的出列,还没说话呢,就先咳嗽了半天,满朝文武等了半天,可是这个老头子还是咳嗽个没完,后来终于然后喘息定了,才对着我启奏道:“老臣虽然忝为吏部尚书,可是也是刚刚从工部尚书任上接任吏部没多久,至于这个李万山资历才具究竟如何,微臣也不敢断言。不过据这几年山西的考成来看,这个山西巡抚李万山还是很称职的,想来人品操守应该不坏,国家的名器自然不会给那些人品才具不堪其任的人。微臣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至于这个人呢究竟如何,微臣以为如果牵扯到如此重大的事情上,那么朝廷自然是要派人好好巡查,至于巡查的人选微臣就不敢有所建议了。这要,要皇太后圣衷独断的了。非是臣,臣下可以妄参末,末意的了。老臣,老臣,就是这般的看,看,看,”说着这个吏部尚书又咳嗽了起来,好像接不下去的样子。急的殿上有些性急的大臣恨不得上前去把这个老头子给揪了下去。当然也有一些识大体的大臣,依然耐心的等着这个吏部尚书把要说的话儿都说完了。
“好了好了,你年岁已高,哀家就不用你继续说下去了,你回班去吧。”看着这个老头子如此辛苦,我不免也起了体恤的意思,就让这个吏部老尚书不要继续说下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皇帝说了一句:“今天朝会,诸位大臣如果有本上奏的话,请快快将手本递上来。”
等到皇帝像模像样的简单的履行皇帝的职责,完成这些例行的仪式之后,我便开口吐声到:“今日朝会,本为我朝大将军袁震东,功业勋著,朝廷特堪盛典,晋封袁震东大将军为朝廷的一字并肩王。日后朝廷对于袁震东大将军如果托委,还望袁震东大将军能够替着皇上和哀家主张,任劳任怨,不要有所推诿。”
群臣听得太后居然亲口如此对着袁震东大将军,显然朝廷对于袁震东大将军是依赖非常。所以朝臣们都以为袁震东大将军此次受到如此的封赏还好皇太后感于当年袁震东大将军在如今的皇太后和皇上在宫里头受人迫害之时候,能够伸出援手,拉了皇太后和皇上一把,使得皇上登上皇帝的宝作为,而皇太后也母以子贵,能够登上如今这般的高位。想来此次封赏袁震东大将军,应该还是皇太后想要报答当年袁震东的拥立之德,所以才会如此行事。
袁震东听到皇太后居然如此圣眷优隆,似乎已然将自己当成了江山的共主。所以心下还是颇为感动。所以袁震东就回奏道:“微臣才薄望轻,恐怕无意担当皇太后如此重托,皇太后以腹心股肱,如此优待微臣,微臣荷此厚恩,敢不尽心图报,任劳任怨四个字,微臣回去之后自当书之座右,铭于心头,朝夕自省。”
听得袁震东如此回话,我明白这些天的安排已然收到了成效,袁震东必然消除了不少对朝廷和我这个皇太后的猜忌,这样子对于朝廷的局面和稳定必然是很好的事情。不过我也知道并不等只凭借袁震东口中的这几句话,就能认为袁震东一定不会举兵造反,如今最为按稳妥当的办法还是以前和崔文杰秦兰亭他们商议好的,就是一边才朝廷里头设下缓兵之计,好好的安抚袁震东大将军,另一边就要好好的在山西里头设立关卡,堵住袁震东的部下东进的道路,这才是关键。否着就算朝廷再怎么安抚袁震东,也不过是往后推缓袁震东举兵的日期。如果袁震东真的对朝廷存有异志的话,朝廷的这些名爵和名器还是收不住他的心的,更不用说收住这个袁震东的心。所以对于这件事情,对于山西我还是极为重视的。
所以我对袁震东嘉谕到:“袁震东大将军为朝廷征战四方,平服叛乱,朝廷有袁震东大将军这样子的忠臣,实在是朝廷的福分,朝廷仪仗袁震东大将军为柱石,袁震东大将军也不愧是国朝的干城。”
袁震东见我如此嘉谕,所以就顺势头提出了山西巡抚李万山的事情。
“微臣上次对皇太后所言,山西巡抚李万山,虽是国家的一方大员,却上不体天心,下不慰黎明。致使此次山西发生如此大灾害,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根本无法安居。微臣以为这个山西巡抚李万山根本就不适合作为山西的民牧之官,微臣希望朝廷能够以社稷民谟为重,立刻将山西巡抚李万山罢黜为民,另外简派大员,直趋代替此人,以纾民困。”
站在后列的秦兰亭听到这个袁震东如此参劾自己的门生李万山,知道袁震东要对自己这一系的人下手了。所以连忙自崔文杰身后转出来,出班启奏到。
“皇太后,此事万万不可,山西遭灾,本是天灾,山西巡抚李万山眼中正在山西境内料理一应赈灾要务,李万山此人与山西多年,人地相宜,加上李万山巡抚行事干练,颇有劳绩。如今山西的灾情已然缓和了不少。如果贸贸然的将山西巡抚李万山罢黜为民,势必会对山西眼下的一切措施形成不利的局面,如果接替的人另外推行一套做饭,那么旷日持久,灾民得不到迅速的救济,比如激成流变。如果事情愈演愈烈,那么朝廷就不好控制山西的局势了。微臣看来,此时非但不是罢黜山西巡抚李万山的时机,反而应该下旨嘉奖李万山办理山西赈务期间,宵衣旰食,勤勉治事。”
秦兰亭的这番话显然是和袁震东的话是针锋相对的。
所以袁震东一听秦兰亭如此说,立刻反驳道:“皇太后,这个李万山是秦兰亭的得意门生,自己的门生,秦兰亭大人自己是会刻意会护的了。不过秦大人,据我得到的消息,你的这个得意门生李万山巡抚在山西的官声可不怎么好,据有人告知,李万山在山西巡抚任内,任用私人,搜刮地皮,甚至将主意打到了朝廷的头上。他令人将山西的个个官仓里头的粮食都远送了出来,然后在黑市上高价出卖,大发特发了一笔财。如此监守自盗,肆意妄为,漠视民谟,这样的人呢怎么可以做山西的巡抚呢。为官一任原本是要造福地方的,可是这个李万山如此行事,哪一点算的上是造福黎明百姓,所以本将军奏请朝廷,要将这个李万山罢黜为民,已然是便宜了这个李万山巡抚了。其实照着这样的形式看来,朝廷就是将这个李万山抄家灭族也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秦兰亭大为生气到:“你袁震东是血口喷人,皇太后,自古有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袁震东大将军虽然是本朝的有功的将领,可是没有实在的证据,怎么可以如此对朝廷的封疆大吏的去从指手画脚呢。”
我听得秦兰亭和袁震东在朝堂上打起了嘴仗,也知道这两个人不和而不能两立是必然的事情。可是眼下的情势我也不能偏袒任何一番,所以我就对着崔文杰说道:“崔大人,袁震东大将军和秦大人所争论的事情,哀家不是很清楚。哀家想要问问崔大人的意见。”
崔文杰知道秦兰亭和袁震东已然发生了冲突,自己如果在出面偏护任何一番,都是对另一方的得罪。所以崔文杰就启奏到:“袁震东大将军和秦兰亭大人的进言,都是出自心中对朝廷的一片忠爱之心,然而微臣以为,人臣进言,万万须要从容和婉。微臣觉得只有某些事体心中洞察毫厘,且不得不言者,这样的事情才可以向圣明的皇上和太后陈奏。当然,作为臣下,微臣以为秦大人和袁震东大将军的都是不敢不和皇上以及皇太后同心的。至于山西巡抚李万山这件事情,微臣和这些疆臣素来没有往来,所以对于这个李万山的事体,微臣不是很清楚,微臣只是觉得如此这个山西巡抚真的有,咳咳,真的有袁震东大将军所说的那般的舞弊情事,这样的事情,微臣以为无论是否是至亲好友的在上位者,都是不能回护的。不过朝廷的用人的权柄,操之于上,这就不是我们这些臣子可以擅自议论的了。而且此事分属吏部管辖,微臣以为皇太后不妨好好询问一下吏部尚书的意见。”
我知道这个崔文杰是不想在秦兰亭和袁震东之间难做人。所以他就对于李万山这件事情根本不与置评,只是说这件事情还是要听朝廷的意思,其实就是不想得罪任何一番,依旧把这个难题推给了我。不过崔文杰在言辞之间也微微的向我传递了一个意思,就是说朝廷的用人大权,是不能够旁落的。崔文杰最后的话里头的意思也很明白,就是请求我这个太后拿最后的主意。我明白了崔文杰的苦心了,他的意思就是让我不妨用用拖字决,将这件事情悬置起来,暂时不要做出什么决定来。不妨先将这件事情推到部里头。
我转过头对着身居袁震东后面的吏部老尚书咨询道:“吏部尚书,李万山是吏部遴选出来的,你最清楚。你给哀家说说这个人的人品操守和才具如此。”
吏部尚书就是那个已经给我递过了好几次辞呈,想要乞骸骨告老还乡的那个老尚书了。都快要走了的老尚书自然也是不愿意介入朝廷中的这些大佬们的纠纷和斗争之中。所以这个吏部尚书慢慢的出列,还没说话呢,就先咳嗽了半天,满朝文武等了半天,可是这个老头子还是咳嗽个没完,后来终于然后喘息定了,才对着我启奏道:“老臣虽然忝为吏部尚书,可是也是刚刚从工部尚书任上接任吏部没多久,至于这个李万山资历才具究竟如何,微臣也不敢断言。不过据这几年山西的考成来看,这个山西巡抚李万山还是很称职的,想来人品操守应该不坏,国家的名器自然不会给那些人品才具不堪其任的人。微臣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至于这个人呢究竟如何,微臣以为如果牵扯到如此重大的事情上,那么朝廷自然是要派人好好巡查,至于巡查的人选微臣就不敢有所建议了。这要,要皇太后圣衷独断的了。非是臣,臣下可以妄参末,末意的了。老臣,老臣,就是这般的看,看,看,”说着这个吏部尚书又咳嗽了起来,好像接不下去的样子。急的殿上有些性急的大臣恨不得上前去把这个老头子给揪了下去。当然也有一些识大体的大臣,依然耐心的等着这个吏部尚书把要说的话儿都说完了。
“好了好了,你年岁已高,哀家就不用你继续说下去了,你回班去吧。”看着这个老头子如此辛苦,我不免也起了体恤的意思,就让这个吏部老尚书不要继续说下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