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六条军规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过,陈华并没有在郑树林这一棵树上吊死。在派人去联络郑树林的那些同学外,陈华又给冯贵写了一封信,希望通过他的关系,给凯江民团引进一些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军官来,哪怕才毕业的学生都行。
此外,陈华也没忘记让人去成都的报纸打广告,希望年轻有为受过军事教育的人前来加入凯江民团。其实,在陈华决定打广告的时候,凯江民团的战绩已经上过商业报纸和朝廷的官报,其内容也是来自陈华给总督府的汇报再加记者的想像。只是,当这些报道出来时,陈华并没有现在的想法,所以并没有趁热打铁要做这件事情。
陈华要干吗?陈华要成立一所军校,现在,各省都成立了陆军小学、陆军中学或陆军学堂等类军事学校。陈华想成立一所军校,并不是别人有的陈华就想有,而是未来几十年绝对是军事人才大显身手的年代,谁拥有更多的军事人才,谁就可能夺得未来;再说,像华夏这样的大国弱国,如果想要强盛的话,首先就必须要强军,要有强大的国防,没有强大的军队和国防,这个国家只能说是一块不设防的土地,一只待宰的羔羊。晚清自1840年以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前世有日本侵华战争也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朝廷是否允许一个民团成立军校,这不是陈华要担心的。朝廷不允许,咱就私下搞;等这个朝廷没了,咱再大张旗鼓地搞。前世不是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么,这个,陈华也会,事实上陈华早就会了。
从三月底到六月底,整整三个月时间,陈华寄以厚望的人才,终于来了五人:
黄海,留日士官学校步科1905年毕业,29岁,四川重庆府人,回国后在长沙绿营担任营正,但由于为人正直不被上官所喜,自感无趣只得自谋职业
徐士元,留日士官学校步科1906年毕业,29岁,贵州黔西人,回国后进入贵阳绿营某标副官,后进入四川新军,建无建树,在郑树林信件的鼓动和陈华所派代表的忽悠下,毅然辞职前来凯江民团
林沐,北洋陆军学堂炮科毕业,28岁,四川嘉州人,因为孝母毕业后回到嘉州,原为郑树林绿营同事,与郑树林志趣相投,郑树林出事后多次帮助其度过难关,为人仗义热情
包惠,日本军陆军指挥学校(杜撰的)步科毕业,湖南岳阳人,与郑树林同届学友,回国后并未从军,因其父去世不得不接过了家业,现在其弟已经长大,所以在郑树林的邀请下欣然来到凯江
鲁东,北洋陆军学堂1908年步科毕业,27岁,绵州人,此前为四川绵州新军李彬手下教习,在冯贵活动下前来凯江。
对这五人,陈华自然热情接待,与其推心置腹。虽然不敢保证对陈华一定忠诚,但都表示乐意在陈华手下效力。
但是,随着在陈华这儿呆得越久,他们越是心惊。他们先看到的是民团,在他们的眼里,民团的训练远远超过了国内新军,甚至超过了日本军队,在身体训练方面,民团兼顾了负重力、忍耐力、爆发力等各个方面;在单兵技术方面,射击、投弹、格斗、刺杀、冲锋、突袭、潜伏、隐蔽、武装越野、障碍跨越、土工作业、防炮等项目应有尽有,训练时间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其训练强度至少是新军的两倍,在战术配合方面,散兵线、交替掩护、三人小组配合、班排战术、火力突击等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而在学习方面,爱国思想,文化知识,世界形势等穿插其间,让几人感觉到特别新鲜,在民团内务方面,那更是让他们眼目一新,那叠成豆腐块一样的被盖,整洁的营房,以及民团士兵纪律条例、内务条例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民团士兵纪律条例,陈华自然不会将前世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忘记,经过稍为加工之后,形成了民团的“六条军规”:
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有令则行,有禁则止。
第二条:所有缴获要归公;私藏缴获,罪同贪污。
第三条:战友是生死兄弟;相扶相帮,不离不弃。
第四条:民众是衣食父母;民力民财,均要爱惜。
第五条:不拿民众一针线;买卖公平,说话和气。
第六条:借物要还损坏赔;文明新兵,以身作则。
至于不不打人骂人,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等内容,在陈华对手下的解释中,已经容入了第三四五条,不虐待俘虏另列入战场纪律。
黄海、徐士元等人看到这六条军规后,最初还是不信的,但是,随着他们观察的深入,在民团,军官从来不打骂士兵,班长也不会叫新兵给他洗衣洗袜什么的,到了凯江大街上,民团士兵更是礼貌待人,从来没有耀武扬威、仗势欺人的现象。
“陈团长,你是怎么做到这些的?”最后,五人结伴来到陈华在民团团部,他们心中,有太多的疑问。
陈华没有立即回答他们的话,而是一边让人给他们泡茶一边思考着,他知道,五人结伴而来是来解惑的,如果自己的答案让他们满意,这些人就会成为自己的左臂右膀,但如果自己的解释让他们不满意或不那么服气,那么,他们最多也就是在自己手下谋事混口饭吃而已。因此,这个回答,不仅仅是对六条军规的解释,还应包括自己对于军队的理解。只有自己的治军理念让他们服气,这些家伙才会最终全身心地投入到即将到来的事业。
“我们有句老话,叫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为什么呢?”陈华开始了自己的忽悠大业“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士兵与民众的关系一直处于恶化状态,士兵在民众面前横行霸道,强买强卖,甚至欺男霸女,民众不反感才怪。民众的这种反感情绪导致了民众不愿意把好的子女送到部队上来,同时在物资后勤情报等方面也不配合军队,让军队真正成了孤家寡人;由于没有好的兵源,军队就只能强制性征兵,这种强制性征来的士兵,其士气如何战斗力我想各位应该知道,这样的士兵,如果打顺风仗也许不错,但一旦战局不利,就可能投降、开溜、逃亡、溃散,历朝历代这样的战例并不鲜见。
ps:呵呵,看书竟然忘了时间,晚了一刻钟更新,对不起哈,朋友们。
不过,陈华并没有在郑树林这一棵树上吊死。在派人去联络郑树林的那些同学外,陈华又给冯贵写了一封信,希望通过他的关系,给凯江民团引进一些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军官来,哪怕才毕业的学生都行。
此外,陈华也没忘记让人去成都的报纸打广告,希望年轻有为受过军事教育的人前来加入凯江民团。其实,在陈华决定打广告的时候,凯江民团的战绩已经上过商业报纸和朝廷的官报,其内容也是来自陈华给总督府的汇报再加记者的想像。只是,当这些报道出来时,陈华并没有现在的想法,所以并没有趁热打铁要做这件事情。
陈华要干吗?陈华要成立一所军校,现在,各省都成立了陆军小学、陆军中学或陆军学堂等类军事学校。陈华想成立一所军校,并不是别人有的陈华就想有,而是未来几十年绝对是军事人才大显身手的年代,谁拥有更多的军事人才,谁就可能夺得未来;再说,像华夏这样的大国弱国,如果想要强盛的话,首先就必须要强军,要有强大的国防,没有强大的军队和国防,这个国家只能说是一块不设防的土地,一只待宰的羔羊。晚清自1840年以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前世有日本侵华战争也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朝廷是否允许一个民团成立军校,这不是陈华要担心的。朝廷不允许,咱就私下搞;等这个朝廷没了,咱再大张旗鼓地搞。前世不是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么,这个,陈华也会,事实上陈华早就会了。
从三月底到六月底,整整三个月时间,陈华寄以厚望的人才,终于来了五人:
黄海,留日士官学校步科1905年毕业,29岁,四川重庆府人,回国后在长沙绿营担任营正,但由于为人正直不被上官所喜,自感无趣只得自谋职业
徐士元,留日士官学校步科1906年毕业,29岁,贵州黔西人,回国后进入贵阳绿营某标副官,后进入四川新军,建无建树,在郑树林信件的鼓动和陈华所派代表的忽悠下,毅然辞职前来凯江民团
林沐,北洋陆军学堂炮科毕业,28岁,四川嘉州人,因为孝母毕业后回到嘉州,原为郑树林绿营同事,与郑树林志趣相投,郑树林出事后多次帮助其度过难关,为人仗义热情
包惠,日本军陆军指挥学校(杜撰的)步科毕业,湖南岳阳人,与郑树林同届学友,回国后并未从军,因其父去世不得不接过了家业,现在其弟已经长大,所以在郑树林的邀请下欣然来到凯江
鲁东,北洋陆军学堂1908年步科毕业,27岁,绵州人,此前为四川绵州新军李彬手下教习,在冯贵活动下前来凯江。
对这五人,陈华自然热情接待,与其推心置腹。虽然不敢保证对陈华一定忠诚,但都表示乐意在陈华手下效力。
但是,随着在陈华这儿呆得越久,他们越是心惊。他们先看到的是民团,在他们的眼里,民团的训练远远超过了国内新军,甚至超过了日本军队,在身体训练方面,民团兼顾了负重力、忍耐力、爆发力等各个方面;在单兵技术方面,射击、投弹、格斗、刺杀、冲锋、突袭、潜伏、隐蔽、武装越野、障碍跨越、土工作业、防炮等项目应有尽有,训练时间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其训练强度至少是新军的两倍,在战术配合方面,散兵线、交替掩护、三人小组配合、班排战术、火力突击等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而在学习方面,爱国思想,文化知识,世界形势等穿插其间,让几人感觉到特别新鲜,在民团内务方面,那更是让他们眼目一新,那叠成豆腐块一样的被盖,整洁的营房,以及民团士兵纪律条例、内务条例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民团士兵纪律条例,陈华自然不会将前世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忘记,经过稍为加工之后,形成了民团的“六条军规”:
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有令则行,有禁则止。
第二条:所有缴获要归公;私藏缴获,罪同贪污。
第三条:战友是生死兄弟;相扶相帮,不离不弃。
第四条:民众是衣食父母;民力民财,均要爱惜。
第五条:不拿民众一针线;买卖公平,说话和气。
第六条:借物要还损坏赔;文明新兵,以身作则。
至于不不打人骂人,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等内容,在陈华对手下的解释中,已经容入了第三四五条,不虐待俘虏另列入战场纪律。
黄海、徐士元等人看到这六条军规后,最初还是不信的,但是,随着他们观察的深入,在民团,军官从来不打骂士兵,班长也不会叫新兵给他洗衣洗袜什么的,到了凯江大街上,民团士兵更是礼貌待人,从来没有耀武扬威、仗势欺人的现象。
“陈团长,你是怎么做到这些的?”最后,五人结伴来到陈华在民团团部,他们心中,有太多的疑问。
陈华没有立即回答他们的话,而是一边让人给他们泡茶一边思考着,他知道,五人结伴而来是来解惑的,如果自己的答案让他们满意,这些人就会成为自己的左臂右膀,但如果自己的解释让他们不满意或不那么服气,那么,他们最多也就是在自己手下谋事混口饭吃而已。因此,这个回答,不仅仅是对六条军规的解释,还应包括自己对于军队的理解。只有自己的治军理念让他们服气,这些家伙才会最终全身心地投入到即将到来的事业。
“我们有句老话,叫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为什么呢?”陈华开始了自己的忽悠大业“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士兵与民众的关系一直处于恶化状态,士兵在民众面前横行霸道,强买强卖,甚至欺男霸女,民众不反感才怪。民众的这种反感情绪导致了民众不愿意把好的子女送到部队上来,同时在物资后勤情报等方面也不配合军队,让军队真正成了孤家寡人;由于没有好的兵源,军队就只能强制性征兵,这种强制性征来的士兵,其士气如何战斗力我想各位应该知道,这样的士兵,如果打顺风仗也许不错,但一旦战局不利,就可能投降、开溜、逃亡、溃散,历朝历代这样的战例并不鲜见。
ps:呵呵,看书竟然忘了时间,晚了一刻钟更新,对不起哈,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