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步入仕途(三)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鸿基在京多日,收集了许多朝中官员的资料,一看这老头站的位子,这老头站在文臣第一位,又就看了看他的长相,长得长得慈眉善目的。有些象电影中道教中的长者模样。
知道这人就是首辅韩僙了。
毕自严好象对这老头十分尊重,他走过来接过那黑乎乎的东西。他先送到光亮处仔细看了看,然后用力捏了捏,又用鼻子闻了闻,鼓捣半天,才慢慢说道:“这东西。。。好象是土吧。”
崇祯听毕自严说韩僙拿来的是土,他有些迟疑地问韩僙:“韩大人,你拿这包土上朝有何意思?”
韩僙把这包土高举说道:“皇上,毕大人说得不错,这确是一包土,这包黑乎乎的土正是灾民的食物。他的名字叫观音土。“
观间土?李鸿基对这个名字很熟悉,因为上一世上学的时候,他曾说过,过去的灾民灾荒年没有饭吃,饿得没法时,把这种观间土当食物吃下去,可是,吃下去并不消化,没出几天,就肚涨而死。
崇祯好象也听说过观间土,一听韩僙说百姓拿观间土充饥,立即十分震惊。
韩僙一见崇祯的表情,趁热打铁说道:“皇上,百姓已经如此之苦,安忍再加赋税。”
崇祯沉默半响说道:“韩大人,毕自严说我大明一年赋税才几百万两,也不算太重,为什么百姓竟如此困苦。”
“这是。。。。”韩僙似有点难言之隐,他想了想,似乎在想着该怎么说。
李鸿基心想这有什么难说的,来这一世只几个月他就明白了,明朝不是没有富人,而且富人还真不少,记得听宋献策说守,光河南一省,藩封就极多。亲王就有七个,郡王以下宗室不知多少,单以洛阳的福王来说,良田就有两万多顷,卫辉的潞王原赐庄田四万顷,听说后来又兼并不少农庄,到现在只怕有五万顷,开封的周王有一万余顷,他们的田庄都是不交赋税的。其他的郡王,还的各级官吏,都有自己的庄田。他们中绝大多数不交粮税。
也就是说,现在相当于说百分之十的人口掌握着百分之九十多的财产。而另百分之九十的人,却仅支配着不到百分之十的财产。而赋税却全加在了这百分之九十的人头上,他们当然穷了。
按上一世通俗的话说,就是贫富差踞太大,两极分化严重。虽然综合国力不差,可终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韩僙想了半天,才毅然抬头说道:“皇上,我大明开国之初,民少地广,大多数人还能作到
耕者有其田。可现在,绝大多数的良田被兼并,百姓根本无地可种,只有租用别人的土地为生。每年要上缴十分之五之上的租子,已经很苦了,。逢上好年景尚能维持个温饱,可一到灾荒年,租税却丝毫不减,这些靠租用别人田地的人,就会衣食无着。国家现在加税,大多数地主是不肯自己交税的,他们会把这些税全转移到这些百姓身上,等于让这些人雪上加霜,还有,许多官员贪腐成风,除国家的赋税外,他们还强加给百姓许多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而这些,是根本不能收入的国库,而是入私库的银子。。。。。”
“好了,韩大人先别说这些人,朕早就知道这事。”崇祯打断了韩僙。他的脸上明显露着焦急,虽然韩僙说的是真的,但是,想在改变这种状况,谈何容易。
登基之后,他也试图出些政策,例如削减一下王族和大官吏们的庄园。可是,此事刚一朝议,就遭到皇族和官吏们的极大反对,险些酿成大祸。
自此,他再不敢提这件事。而现在,火燎眉毛,他只能顾眼前。他现必然解决辽东的军饷。必须防止辽东军士的哗变。
他愤愤说道:“袁崇焕说五年灭金,可是,现在一年多了,除了要饷要粮,他何曾进兵半步。。。”
他刚说到这,见所有大臣都在瞧他,才想起这样直接的说袁崇焕,要是传扬出去让袁崇焕和辽东将士知道可不太好,毕竟他现在不得倚重他们。哎!何时才能解决掉该死的女真人,何时才能中兴!摆在面前都是一大堆的难题。而国家的钱却只有那么一点。加税又困难重重,袁崇焕和自己要内帑发军饷,这一堆问题,到底该怎么办?怎么办?
李鸿基知道韩僙所说,大概涉及贪污腐败,乱收税费和产权结构几方面。想解决这个问题,大概只有变革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变革,比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张居正变法等,都是抑制大地主阶级,大官僚阶级的势力,给最下层老百姓一定宽松的空间。
可是,看崇祯的意思,分明没兴趣听下去,从小皇帝急迫,不耐而愤愤难平的脸上,他看到了崇祯内心的焦急和不安。
因观间土的事让朝臣们都受了刺激,风向一转,大家都说不该再加税。
见许多人说不该加税,有一个尖嘴猴腮的官员站出来说道:“皇上,毕自严身为户部尚书,岂不知这种情况,,他加税此举明为朝廷理财,实则想替皇上招怨,明为替灾民将士着想,实则逼将士百姓民于绝境,其险恶用心,实在令人胆寒。他自任户部尚书以来,庸庸碌碌,既不能替君父分忧,又不能替百姓解难,至使十万灾民流入京城,辽东将士六个月不能发响。他实在是有负皇上圣恩,有负朝廷厚待。“
这尖嘴猴腮的家伙一说完,马上许多人站出来附合,纷纷说高捷御史言之有理。把毕自严批成无知无识无能,居心叵测,狼子野心之极。
李鸿基听此人就是高捷。那他是温体仁一伙的了,只不知谁是温体仁?
崇祯本来就正焦急暴燥,听了大家的话,他突然朝毕自严大发脾气:“毕自严!”
毕正严被高御史他们的一顿大字报正批得晕头转向呢,听崇祯这一声厉喝,他吃了一惊,他忙跪了下去。
崇祯冷笑道:“毕自严,你当的好尚书,自朕登基,你理财毫无办法,今天却让朕上再加什么赋税。还说赋税太轻了。朕对黎民,如朕赤子,百姓已经如此之苦,你还鼓动朕加赋税。实在是。。。实在是可恼可恨。”
毕自严本来被大家攻击的老脸通红,见崇祯还如此当众申斥,他一脸无辜的表情。几乎堵气似的说道:“皇上,臣有负皇上深恩,一年多来,虽兢兢业业,于财政捉襟见肘之窘境,百般支梧,却既不能赈济灾民于水火,又使辽东将士饷银欠缺达六个月之久,上个月,臣又谏议重新丈量富豪的土地,凡瞒报虚报的,收归国有,再发给无地的农民,没想到,此议还没成行,反对的奏章就如雪片般飞来,此议只好做罢。臣又谏议清查贪官,以他们的脏款来发欠饷,可是,话刚一出唇,就有人,就有人说臣危言耸听,扰乱圣听。臣自知无能,再无良策。实不能再尸位禄餐,臣情愿推贤让位,告老还乡。”
李鸿基听到这暗道:“原来老毕竟有如此多苦处,这老头当个穷家的管家婆真不容易,不但费心费力地保证国家运作,更想找出解决的办法来。这加税的办法虽不太妥,终是一种无奈中的尝试,行与不行,大家商量。干什么一说不行,就象大家有血海深仇似的。高捷他们为什么非至他于死地不可。
“毕自严,你。。。你竟以辞官来要挟朕。难道以为朕就不敢撤你的官吗?“崇祯受了毕自严一番抢白,自以为君威受损。他手中原拿着袁崇焕的奉章,此时气得往龙书案上猛地一撂。却不防打翻了一盏羊脂玉的茶杯。茶水四溅,把崇祯的龙袍都沾湿了一块。二个小太监忙过来收拾。
崇祯本来就焦急烦燥,此时更加恼怒。
高捷一见崇祯鼻翼翕动。怒气冲冲,马上又站了出来:“皇上,毕自严既然自己都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户部尚书,不如皇上把他调别部任职。而另选贤能之士,任户部尚书。”
崇祯一听这话,连连点头。刚要说什么,韩僙慌忙站了出来:“毕自严虽说加税之议不妥,但他也是为国着想,况且毕自严对户部的事十分谙熟,以他任户部尚书,也是皇上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所以,高御史的提议,实是不妥。”
李鸿基暗听到这暗暗点头,人说韩僙为人公正,看他刚才拿出观间土来,反对加税,现在又替毕自严说话,完全一片公心。看来,外人的传言还是对的。
只是崇祯只因片言,只为一时喜怒就有废毕自严之意,可见性子燥得很。
崇祯听了韩僙的话,沉默了半响。他转向毕自严,厉声说道:“毕自严,朕对有功于国家的人,一向不吝侯伯之赏,可是,对怠慢渎职之人,朕也绝不姑息。你对户部的事,要加倍勤谨才是。”
毕自严须臾之间,险些丢官,刚才高御史说要别调他之时,崇祯连连点头,他全看在眼里,想自己上任来的种种辛酸甘苦,为着朝廷没钱,自己绞尽脑汁想各种办法支撑,没有功劳,也有苦功。可这些有谁知来。一想到这,眼圈一红,险些掉下泪来,他情绪极是低落,跪在地上呆了半响,勉强说道:“臣遵旨。”
毕自严刚才闹个灰头土脸,大殿上空气十分沉重。
一个干瘦的官员大概想转移一下这个尴尬局面,他站出来奏道:“皇上,刚才提到辽东的军饷,臣我倒认为,辽东的军饷是太多了,而且大多数并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其中大多数被某些官员中饱了私囊!”
这官员象重磅炸弹,让让崇祯和所有官员都睁大了眼睛。大殿上空气顿时紧张。李鸿基暗想:“难道这人想攻击袁崇焕贪污?他娘的,这人是哪路毛神?他们这次突然翻出贪污案,到底什么意思?”
李鸿基昨天晚上还不把宋献策的话当回事,但才在武英殿站了一会,就觉这里风波诡鹬,暗流涌动,当真是翻云覆雨,杀气纵横。
崇祯正色道:“黄道周,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人竟是黄道周?他是清流的头领。且看他要看什么?
黄道周说道:“皇上,镇守东江的总兵毛文龙,就根本没把军饷都用上正途上。他虚报士兵数量,冒领军饷。每月所发军饷,大量用来贿赂朝中官员。。。。。”
原来他是指责毛文龙,不是指责袁崇焕。李鸿基松了口气。只觉心脏还在乱跳,他看得出来,崇祯为辽饷的事正满脑门冒火,要是这时有人说袁崇焕的坏话,袁崇焕远在边关,如何替自己伸诉。
至于毛文龙,李鸿基学上一世学历史时知道毛文龙这个人,听说他拥兵自重,克扣军饷,后来让袁崇焕给杀了。这一举动让崇祯十分不满,后来杀袁崇焕时,就有一罪是擅杀边帅。
黄道周还没说完,一个相貌俊美的中年男子突然站出来说道:“黄大人,说话可要有根据,不能凭空指责一位大将,使辽东将士寒心。辽东实有兵丁十六万,一年军饷一百二十万两,而实际能到东江的不过四十万两,这比之宁远四百八十万的军饷来,实在少得可怜。这些银两,只勉强够他军中开销,他又如何大量贿赂朝中官员。“
李鸿基心里一颤,此人表面上在说毛文龙,实则把矛头指向了袁崇焕。其居心实在恶毒。
他的眼光几乎定在这中年男子身上,因为,他还从没见过这么儒雅有风度的男子。他身材中等,白玉一样的面孔,双眼秀美而有神,鼻子高挺,三络胡子飘在马巴上,让人一见之下,就大起好感。
“温尚书说得有理。”崇祯连忙说道。崇祯说这话时,又摇头叹气,不知想起了什么。
温尚书?温体仁?现任礼部尚书的温体仁,上一世学史时,知道温体仁和高捷一样是杀袁崇焕最起劲的家伙。真是人不可貌相。这么儒雅的人竟是温体仁!
韩文这时忙出来说道:“向来提起辽东,总有人把毛文龙的军饷和宁远,锦州相比,但是,臣以为不妥,因后金没有强大的水军,所以,其强大的骑马对皮岛危胁不太。皮岛重在牵制,毛文龙避实就虚,很少和女真人的实力正面交锋,但是,宁远却是处于女真人铁骑之下,所承受的压力,战争准备和消耗岂同皮岛所以比及。而且以军队数量来说,皮岛号称军士十五万,真正战的不过三万多人。因其远处海岛,尚可通过屯田,海上贸易来解决一些军饷。可宁锦二处的士兵就有十八万人,。。。。。“韩僙还待要说,崇祯摆了摆手::“韩大人,不必再说下去了,这些大家都知道。”
但是,黄道周并没有罢体,他用眼光示意了一下身边另一个官员,那官员马上站出来说道:“皇上,臣也听说,毛文龙不但贪墨军饷,还拥兵自重,他手下将领只知有毛文龙,不知有朝廷,他手下将领,竟有一多半是他义子义孙,这些人全都改称姓毛。从这一点上看,毛文龙可比前朝魏忠贤。”
这二人一说完,马上有好几个人出来指责毛文龙李。鸿基暗暗想道:“怪不得袁崇焕要杀毛文龙,看来毛文龙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正想着,首辅韩僙忽然站出来说道:“毛文龙一介武夫,能独守东江,牵制东虏,其功不可没。纵有小过,亦无大碍。”
崇祯似乎对韩僙的话十分认可,他说道:“好了,毛文龙还是功大于过的。”
“皇上,毛文龙贪腐成性,克扣军饷,贿赂官员,这绝非小过。此等人不除,人人效法,吏治从此大坏。”说这话的人还是黄道周。他一付不屈不挠的样子。
温体仁这时用目示意高捷,二个人很有默契,高捷马上站出来说道:“皇上,臣听说,毛文龙有一个女儿,十分美貌,一次黄道周的二公子见到,第二天就去求婚。没想到毛文龙不但没应允,反而把刘二公子骂了一通。黄道周此番极力攻奸毛文龙,不知是否和此事大有关联。”
黄道周气得脸上肌肉乱跳,他一挽袖子,指点着高捷鼻子破口骂道:“高捷,你造谣!我家小儿什么时候见过毛文龙的女儿,他女儿是美是丑更无从得知。又何时去求过婚来。真是恶意诽谤!你这么说,我倒怀疑,高大人既知毛文龙的女儿很美,如此维护毛文龙,是否另有想法。”
李鸿基站在末班,越来越吃惊,这朝会上还真是热闹,其白刃化程度之高,让人惊讶,可与台湾立法院那帮大佬大打出手相比。不过双方扔的不是鞋子,而是唾沫星子。只不过这唾沫星子的杀伤力比拖鞋可大上几倍。
崇祯紧咬着牙,绷着脸半天,这时再也忍不住了,他突然一拍桌子:“好了,毛文龙的事以后再议,今日只议辽东军饷的事。”
李鸿基在京多日,收集了许多朝中官员的资料,一看这老头站的位子,这老头站在文臣第一位,又就看了看他的长相,长得长得慈眉善目的。有些象电影中道教中的长者模样。
知道这人就是首辅韩僙了。
毕自严好象对这老头十分尊重,他走过来接过那黑乎乎的东西。他先送到光亮处仔细看了看,然后用力捏了捏,又用鼻子闻了闻,鼓捣半天,才慢慢说道:“这东西。。。好象是土吧。”
崇祯听毕自严说韩僙拿来的是土,他有些迟疑地问韩僙:“韩大人,你拿这包土上朝有何意思?”
韩僙把这包土高举说道:“皇上,毕大人说得不错,这确是一包土,这包黑乎乎的土正是灾民的食物。他的名字叫观音土。“
观间土?李鸿基对这个名字很熟悉,因为上一世上学的时候,他曾说过,过去的灾民灾荒年没有饭吃,饿得没法时,把这种观间土当食物吃下去,可是,吃下去并不消化,没出几天,就肚涨而死。
崇祯好象也听说过观间土,一听韩僙说百姓拿观间土充饥,立即十分震惊。
韩僙一见崇祯的表情,趁热打铁说道:“皇上,百姓已经如此之苦,安忍再加赋税。”
崇祯沉默半响说道:“韩大人,毕自严说我大明一年赋税才几百万两,也不算太重,为什么百姓竟如此困苦。”
“这是。。。。”韩僙似有点难言之隐,他想了想,似乎在想着该怎么说。
李鸿基心想这有什么难说的,来这一世只几个月他就明白了,明朝不是没有富人,而且富人还真不少,记得听宋献策说守,光河南一省,藩封就极多。亲王就有七个,郡王以下宗室不知多少,单以洛阳的福王来说,良田就有两万多顷,卫辉的潞王原赐庄田四万顷,听说后来又兼并不少农庄,到现在只怕有五万顷,开封的周王有一万余顷,他们的田庄都是不交赋税的。其他的郡王,还的各级官吏,都有自己的庄田。他们中绝大多数不交粮税。
也就是说,现在相当于说百分之十的人口掌握着百分之九十多的财产。而另百分之九十的人,却仅支配着不到百分之十的财产。而赋税却全加在了这百分之九十的人头上,他们当然穷了。
按上一世通俗的话说,就是贫富差踞太大,两极分化严重。虽然综合国力不差,可终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韩僙想了半天,才毅然抬头说道:“皇上,我大明开国之初,民少地广,大多数人还能作到
耕者有其田。可现在,绝大多数的良田被兼并,百姓根本无地可种,只有租用别人的土地为生。每年要上缴十分之五之上的租子,已经很苦了,。逢上好年景尚能维持个温饱,可一到灾荒年,租税却丝毫不减,这些靠租用别人田地的人,就会衣食无着。国家现在加税,大多数地主是不肯自己交税的,他们会把这些税全转移到这些百姓身上,等于让这些人雪上加霜,还有,许多官员贪腐成风,除国家的赋税外,他们还强加给百姓许多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而这些,是根本不能收入的国库,而是入私库的银子。。。。。”
“好了,韩大人先别说这些人,朕早就知道这事。”崇祯打断了韩僙。他的脸上明显露着焦急,虽然韩僙说的是真的,但是,想在改变这种状况,谈何容易。
登基之后,他也试图出些政策,例如削减一下王族和大官吏们的庄园。可是,此事刚一朝议,就遭到皇族和官吏们的极大反对,险些酿成大祸。
自此,他再不敢提这件事。而现在,火燎眉毛,他只能顾眼前。他现必然解决辽东的军饷。必须防止辽东军士的哗变。
他愤愤说道:“袁崇焕说五年灭金,可是,现在一年多了,除了要饷要粮,他何曾进兵半步。。。”
他刚说到这,见所有大臣都在瞧他,才想起这样直接的说袁崇焕,要是传扬出去让袁崇焕和辽东将士知道可不太好,毕竟他现在不得倚重他们。哎!何时才能解决掉该死的女真人,何时才能中兴!摆在面前都是一大堆的难题。而国家的钱却只有那么一点。加税又困难重重,袁崇焕和自己要内帑发军饷,这一堆问题,到底该怎么办?怎么办?
李鸿基知道韩僙所说,大概涉及贪污腐败,乱收税费和产权结构几方面。想解决这个问题,大概只有变革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变革,比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张居正变法等,都是抑制大地主阶级,大官僚阶级的势力,给最下层老百姓一定宽松的空间。
可是,看崇祯的意思,分明没兴趣听下去,从小皇帝急迫,不耐而愤愤难平的脸上,他看到了崇祯内心的焦急和不安。
因观间土的事让朝臣们都受了刺激,风向一转,大家都说不该再加税。
见许多人说不该加税,有一个尖嘴猴腮的官员站出来说道:“皇上,毕自严身为户部尚书,岂不知这种情况,,他加税此举明为朝廷理财,实则想替皇上招怨,明为替灾民将士着想,实则逼将士百姓民于绝境,其险恶用心,实在令人胆寒。他自任户部尚书以来,庸庸碌碌,既不能替君父分忧,又不能替百姓解难,至使十万灾民流入京城,辽东将士六个月不能发响。他实在是有负皇上圣恩,有负朝廷厚待。“
这尖嘴猴腮的家伙一说完,马上许多人站出来附合,纷纷说高捷御史言之有理。把毕自严批成无知无识无能,居心叵测,狼子野心之极。
李鸿基听此人就是高捷。那他是温体仁一伙的了,只不知谁是温体仁?
崇祯本来就正焦急暴燥,听了大家的话,他突然朝毕自严大发脾气:“毕自严!”
毕正严被高御史他们的一顿大字报正批得晕头转向呢,听崇祯这一声厉喝,他吃了一惊,他忙跪了下去。
崇祯冷笑道:“毕自严,你当的好尚书,自朕登基,你理财毫无办法,今天却让朕上再加什么赋税。还说赋税太轻了。朕对黎民,如朕赤子,百姓已经如此之苦,你还鼓动朕加赋税。实在是。。。实在是可恼可恨。”
毕自严本来被大家攻击的老脸通红,见崇祯还如此当众申斥,他一脸无辜的表情。几乎堵气似的说道:“皇上,臣有负皇上深恩,一年多来,虽兢兢业业,于财政捉襟见肘之窘境,百般支梧,却既不能赈济灾民于水火,又使辽东将士饷银欠缺达六个月之久,上个月,臣又谏议重新丈量富豪的土地,凡瞒报虚报的,收归国有,再发给无地的农民,没想到,此议还没成行,反对的奏章就如雪片般飞来,此议只好做罢。臣又谏议清查贪官,以他们的脏款来发欠饷,可是,话刚一出唇,就有人,就有人说臣危言耸听,扰乱圣听。臣自知无能,再无良策。实不能再尸位禄餐,臣情愿推贤让位,告老还乡。”
李鸿基听到这暗道:“原来老毕竟有如此多苦处,这老头当个穷家的管家婆真不容易,不但费心费力地保证国家运作,更想找出解决的办法来。这加税的办法虽不太妥,终是一种无奈中的尝试,行与不行,大家商量。干什么一说不行,就象大家有血海深仇似的。高捷他们为什么非至他于死地不可。
“毕自严,你。。。你竟以辞官来要挟朕。难道以为朕就不敢撤你的官吗?“崇祯受了毕自严一番抢白,自以为君威受损。他手中原拿着袁崇焕的奉章,此时气得往龙书案上猛地一撂。却不防打翻了一盏羊脂玉的茶杯。茶水四溅,把崇祯的龙袍都沾湿了一块。二个小太监忙过来收拾。
崇祯本来就焦急烦燥,此时更加恼怒。
高捷一见崇祯鼻翼翕动。怒气冲冲,马上又站了出来:“皇上,毕自严既然自己都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户部尚书,不如皇上把他调别部任职。而另选贤能之士,任户部尚书。”
崇祯一听这话,连连点头。刚要说什么,韩僙慌忙站了出来:“毕自严虽说加税之议不妥,但他也是为国着想,况且毕自严对户部的事十分谙熟,以他任户部尚书,也是皇上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所以,高御史的提议,实是不妥。”
李鸿基暗听到这暗暗点头,人说韩僙为人公正,看他刚才拿出观间土来,反对加税,现在又替毕自严说话,完全一片公心。看来,外人的传言还是对的。
只是崇祯只因片言,只为一时喜怒就有废毕自严之意,可见性子燥得很。
崇祯听了韩僙的话,沉默了半响。他转向毕自严,厉声说道:“毕自严,朕对有功于国家的人,一向不吝侯伯之赏,可是,对怠慢渎职之人,朕也绝不姑息。你对户部的事,要加倍勤谨才是。”
毕自严须臾之间,险些丢官,刚才高御史说要别调他之时,崇祯连连点头,他全看在眼里,想自己上任来的种种辛酸甘苦,为着朝廷没钱,自己绞尽脑汁想各种办法支撑,没有功劳,也有苦功。可这些有谁知来。一想到这,眼圈一红,险些掉下泪来,他情绪极是低落,跪在地上呆了半响,勉强说道:“臣遵旨。”
毕自严刚才闹个灰头土脸,大殿上空气十分沉重。
一个干瘦的官员大概想转移一下这个尴尬局面,他站出来奏道:“皇上,刚才提到辽东的军饷,臣我倒认为,辽东的军饷是太多了,而且大多数并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其中大多数被某些官员中饱了私囊!”
这官员象重磅炸弹,让让崇祯和所有官员都睁大了眼睛。大殿上空气顿时紧张。李鸿基暗想:“难道这人想攻击袁崇焕贪污?他娘的,这人是哪路毛神?他们这次突然翻出贪污案,到底什么意思?”
李鸿基昨天晚上还不把宋献策的话当回事,但才在武英殿站了一会,就觉这里风波诡鹬,暗流涌动,当真是翻云覆雨,杀气纵横。
崇祯正色道:“黄道周,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人竟是黄道周?他是清流的头领。且看他要看什么?
黄道周说道:“皇上,镇守东江的总兵毛文龙,就根本没把军饷都用上正途上。他虚报士兵数量,冒领军饷。每月所发军饷,大量用来贿赂朝中官员。。。。。”
原来他是指责毛文龙,不是指责袁崇焕。李鸿基松了口气。只觉心脏还在乱跳,他看得出来,崇祯为辽饷的事正满脑门冒火,要是这时有人说袁崇焕的坏话,袁崇焕远在边关,如何替自己伸诉。
至于毛文龙,李鸿基学上一世学历史时知道毛文龙这个人,听说他拥兵自重,克扣军饷,后来让袁崇焕给杀了。这一举动让崇祯十分不满,后来杀袁崇焕时,就有一罪是擅杀边帅。
黄道周还没说完,一个相貌俊美的中年男子突然站出来说道:“黄大人,说话可要有根据,不能凭空指责一位大将,使辽东将士寒心。辽东实有兵丁十六万,一年军饷一百二十万两,而实际能到东江的不过四十万两,这比之宁远四百八十万的军饷来,实在少得可怜。这些银两,只勉强够他军中开销,他又如何大量贿赂朝中官员。“
李鸿基心里一颤,此人表面上在说毛文龙,实则把矛头指向了袁崇焕。其居心实在恶毒。
他的眼光几乎定在这中年男子身上,因为,他还从没见过这么儒雅有风度的男子。他身材中等,白玉一样的面孔,双眼秀美而有神,鼻子高挺,三络胡子飘在马巴上,让人一见之下,就大起好感。
“温尚书说得有理。”崇祯连忙说道。崇祯说这话时,又摇头叹气,不知想起了什么。
温尚书?温体仁?现任礼部尚书的温体仁,上一世学史时,知道温体仁和高捷一样是杀袁崇焕最起劲的家伙。真是人不可貌相。这么儒雅的人竟是温体仁!
韩文这时忙出来说道:“向来提起辽东,总有人把毛文龙的军饷和宁远,锦州相比,但是,臣以为不妥,因后金没有强大的水军,所以,其强大的骑马对皮岛危胁不太。皮岛重在牵制,毛文龙避实就虚,很少和女真人的实力正面交锋,但是,宁远却是处于女真人铁骑之下,所承受的压力,战争准备和消耗岂同皮岛所以比及。而且以军队数量来说,皮岛号称军士十五万,真正战的不过三万多人。因其远处海岛,尚可通过屯田,海上贸易来解决一些军饷。可宁锦二处的士兵就有十八万人,。。。。。“韩僙还待要说,崇祯摆了摆手::“韩大人,不必再说下去了,这些大家都知道。”
但是,黄道周并没有罢体,他用眼光示意了一下身边另一个官员,那官员马上站出来说道:“皇上,臣也听说,毛文龙不但贪墨军饷,还拥兵自重,他手下将领只知有毛文龙,不知有朝廷,他手下将领,竟有一多半是他义子义孙,这些人全都改称姓毛。从这一点上看,毛文龙可比前朝魏忠贤。”
这二人一说完,马上有好几个人出来指责毛文龙李。鸿基暗暗想道:“怪不得袁崇焕要杀毛文龙,看来毛文龙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正想着,首辅韩僙忽然站出来说道:“毛文龙一介武夫,能独守东江,牵制东虏,其功不可没。纵有小过,亦无大碍。”
崇祯似乎对韩僙的话十分认可,他说道:“好了,毛文龙还是功大于过的。”
“皇上,毛文龙贪腐成性,克扣军饷,贿赂官员,这绝非小过。此等人不除,人人效法,吏治从此大坏。”说这话的人还是黄道周。他一付不屈不挠的样子。
温体仁这时用目示意高捷,二个人很有默契,高捷马上站出来说道:“皇上,臣听说,毛文龙有一个女儿,十分美貌,一次黄道周的二公子见到,第二天就去求婚。没想到毛文龙不但没应允,反而把刘二公子骂了一通。黄道周此番极力攻奸毛文龙,不知是否和此事大有关联。”
黄道周气得脸上肌肉乱跳,他一挽袖子,指点着高捷鼻子破口骂道:“高捷,你造谣!我家小儿什么时候见过毛文龙的女儿,他女儿是美是丑更无从得知。又何时去求过婚来。真是恶意诽谤!你这么说,我倒怀疑,高大人既知毛文龙的女儿很美,如此维护毛文龙,是否另有想法。”
李鸿基站在末班,越来越吃惊,这朝会上还真是热闹,其白刃化程度之高,让人惊讶,可与台湾立法院那帮大佬大打出手相比。不过双方扔的不是鞋子,而是唾沫星子。只不过这唾沫星子的杀伤力比拖鞋可大上几倍。
崇祯紧咬着牙,绷着脸半天,这时再也忍不住了,他突然一拍桌子:“好了,毛文龙的事以后再议,今日只议辽东军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