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风是叶的涟漪 > 第161章 旗开得胜

第161章 旗开得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第二天一大早,当冬梅和谭嫂把做饭的家当从家里面搬到位置上后,皱皱脸也搬着东西过来了。

    皱皱脸在看到冬梅后,冷冷的看了冬梅一眼说:”冬梅,你就好好的和谭嫂混在一起,她马上就要被开除出这里了,难道你不知道吗?”

    话毕,皱皱脸看着冬梅,阴险的笑着。

    冬梅已经在白主任那里活动过了,她知道谭嫂不会被开除。

    但是,她还是假装不知道,看着皱皱脸说:”谭嫂是个好人,而且没有丈夫,一个女人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女儿生活,你难道就不觉得她可怜吗?”

    相比冬梅的善心,皱皱脸一点反应也没有,她冷冷说:”谁让她想打我,结果打到了白主任的头上,我看她是活该。”

    冬梅说:”还不是你故意挑事,如果不是你挑起来的事儿,哪儿会发生打架的事情。”

    皱皱脸说:”我挑起来的事儿吗,我看你们两个就是狼狈”

    皱皱脸的话说道一半,突然停止了。

    冬梅转头一看,谭嫂抱着一个大铁盆走了过来。

    冬梅感叹,皱皱脸这个女人,还是要谭嫂给收拾。

    这不,她见了谭嫂,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的恐惧。

    皱皱脸过来,把大铁盆放了下来,看着冬梅说:”冬梅,你的拉条子,刀削面,麻食,油泼面,还有稀饭的食材,都准备好了没有啊?”

    冬梅指了指锅里正在煮的稀饭说:”稀饭已经开始煮了,正在锅里面呢,一会就能卖了。”

    话毕,冬梅又揭开案板下面的布帘,指了指里面放的几个面盆说:”这个盆子里面,放的是已经和好的面,等客人要吃刀削面的时候,我把这块面拿出来,直接就能给客人削了。”

    谭嫂走了过来,揭开了捂住面盆的塑料纸,看着面盆里面和好的面,用手戳了戳,感觉了下硬度,夸赞冬梅说:”还是你们关中人会做面啊,这面和的软硬刚好,一会客人来了,你削起来也顺手。”

    冬梅笑笑,顺手指了指放在案板上的削面刀说:”是啊,你看这削面刀怎么样,专用的呢。”

    谭嫂看着冬梅的专用削面刀说:”现在社会真是越来越好了啊,什么好东西都买得到。”

    站在不远处的皱皱脸,听着两人的对话,不由的一愣,心说,这两个人在搞什么名堂,难道她们还准备了其他的花样?

    冬梅给谭嫂展示完了刀削面,又揭开了刀削面旁边面盆的塑料布子,说:”这个面盆里面,放的都是我拉好的拉条子面,只要客人过来要吃拉条子,我直接从面盆里面把面条给扯出来,在案板上一拉,直接入锅就行了。”

    谭嫂看着拉条子上沾满了油,夸赞冬梅说:”真不错,拉条子上油越多,面条越不容易沾到一起,你这手艺真棒,是从谁那里学来的啊?”

    冬梅微微一笑,指了指遥远的新疆说:”年轻的时候,跟着卫国去新疆,在那里住地窝子的时候,跟附近的工人家属和维吾尔族姐妹学的。”

    拉条子是新疆拌面的俗称。

    四千多年前就在新疆大地上出现了,是新疆各族群众都喜欢的一种大众面食,驰名中外,深受各国人民喜欢。

    闻言,谭嫂羡慕的说:”卫国真是个好男人啊,早早就把你从农村给带了出去,我们老谭是个老实人,一直把我和孩子放到农村,等他出车祸去世了,我才带着孩子,从四川的大山里面,背着背篓,挑着扁担,赶了过来,可是进城后,见到却只是一具尸体。”

    说到这里,谭嫂不由的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还是单位好啊,收留了我们娘三,并且提前给我大女儿安排了工作,不然,我们现在还在四川的大山里面种地呢。”

    冬梅看到谭嫂提到自己的丈夫,就开始伤心,便提议看看谭嫂所准备的新食材,顺带转移谭嫂的注意力。

    只见,谭嫂为这些新的食材,专门准备了一个小的铁皮柜子。

    当她打开铁皮柜子后,冬梅看到了满满一柜子的东西。

    谭嫂指着一盆子,既像是米饭,又像是稀饭的东西,给冬梅说:”这个就是我做的醪糟,一会客人过来,要吃醪糟鸡蛋了,我只要挖上一勺子醪糟,倒进开水里,然后再打个鸡蛋进去,顺带再放点糖,一碗香喷喷的醪糟鸡蛋汤就出来了。”

    冬梅是关中人,因为关中不出产大米,所以冬梅从来没有见过醪糟。

    她闻着醪糟散发出来的酒香味说:”你们四川人真是厉害啊,这么神奇的东西都做得出来。”

    醪糟是一种米酒,江南地区的特色小吃。

    醪糟经糯米发酵而成,制作工艺简单,口味香甜,乙醇含量极少,深受大家喜欢。

    谭嫂又指着一篮子,自己包好的馄饨,给冬梅介绍道:”这个是馄饨,用骨头汤下,非常的好吃,等一会了,我给你下上一碗馄饨尝尝。”

    冬梅看着这些像饺子,但是比饺子小很多的馄饨说:”这东西,跟饺子还有点像。”

    谭嫂说道:”馄饨是跟饺子有点像,但是比饺子好吃多了。”

    馄饨又叫云吞,是中国民间传统面食之一,用薄面皮包馅儿,煮熟后带汤食用。

    接着,谭嫂又分批给冬梅介绍了米线,麻辣粉,宽粉等等冬梅没有吃过,甚至没有见过的小吃。

    而在两人旁边摆摊的皱皱脸,伸长了脖子,看着冬梅和谭嫂的那些新花样,不由的惊的目瞪口呆。

    她心说,这两个女人,放着好好的饺子不卖,搞这么多花样干什么?

    我皱皱脸就不搞那么多花样,我就专职卖饺子,看我们谁赚钱赚的多。

    随着中午时分的到来,工人们像潮水一样涌入了农贸市场。

    由于农贸市场的出现,到单位食堂吃饭的人员大减,食堂已经到了快倒闭的边缘。

    冬梅和谭嫂看准了大家的新鲜感,不仅把自己摊位所卖的吃食写在了纸板上,并且还高高的挂了起来,那样就更醒目了。

    但是,为了不漏掉一个顾客,两人更是站在摊位前,卖力的吆喝。

    只见,冬梅吆喝道:”稀饭饺子刀削面,麻食拉条油泼面”

    排在冬梅摊点后面的谭嫂,吆喝道:”醪糟米线麻辣粉,饺子黑米粉丝汤”

    听到冬梅和谭嫂的吆喝,看着周围的工人们,源源不断的走进两人的摊点,皱皱脸终于忍不住了。

    她也站了出来,但是她的吆喝和冬梅谭嫂比,显然要苍白的多。

    只见,她扯开了嗓子,喊道:”饺子,饺子,还是饺子”

    冬梅的摊点,首先坐下了客人。

    只见,一个修理工,浑身污垢,露着一口白牙,看着冬梅说:”大姐,你这里,有没有棍棍面,给我来碗油泼棍棍面。”

    听到棍棍面,冬梅一愣,心想,自己这里有拉条子,刀削面,麻食,可是棍棍面是什么?

    正当冬梅犹豫的时候,修理工又加了一句说:”棍棍面做好后,最好再拿油泼一下,那样,吃起来就更带劲了。”

    冬梅百思不得其解,虽然她不知道棍棍面是什么,可是她又不想失去这位客人。

    于是,冬梅便按照自己的想象,将盆子里面放着的拉条子,拿了出来,一边在案板上拉着面,一边想,棍棍面,应该是面如其名,比较硬,比较像棍子的面吧。

    于是,冬梅就按照自己的想象,把拉条子做的很粗很硬,然后下到了锅里。

    等面快煮熟的时候,冬梅就开始烧油。

    不一会儿,面出锅了,油也烧好了。

    冬梅往面上撒上葱姜蒜以及各种调料,再把滚烫的油往面上一泼,只听“刺啦”一声,一碗冬梅心中想象的棍棍面,就大功告成了。

    棍棍面是一种传统风味名吃,口感爽滑,劲道。

    俗话说,棍棍面的做法,用三句话就能概括:红嘴绿叶玉石板,金色鱼儿浮水面,釜中两沸既成餐

    冬梅怀着忐忑的心情,把棍棍面端到修理工的面前。

    修炼工看着冬梅手里那一碗被油泼的金黄的面,已经流出了口水。

    冬梅把面放到修理工的面前说:”小伙子,这面是你要的棍棍面吗?”

    修理工一边吃着面,一边说:”大姐,你这棍棍面做的,真是太好吃了啊,真的跟我妈妈做的一模一样。”

    闻言,冬梅一愣,心说,自己瞎猫碰上死耗子,竟然误打误撞的做成了棍棍面。

    于是,冬梅苦笑不得的说:”喜欢吃就好,以后常来吃,大姐就按照这个样子给你做。”

    修理工点着头,没有一会儿的功夫,就把一大碗面给吃完了。

    吃完面的修理工,满意的擦着嘴说:”大姐,我还能再给我同同事带一份棍棍面吗?”

    闻言,冬梅更是喜出望外的说:”好啊,没问题,你先坐着喝面汤,我马上就给你做好。”

    为了搞清楚棍棍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冬梅一边做饭,一边和修理工闲聊。

    从修理工的口中,冬梅得知,棍棍面其实就是油泼拉条子,只不过因为地域的不同,所以叫法也不同。

    闻言,冬梅终于懂了,她再在给修理工做好棍棍面之后,又在自己的招牌上,新添了一个新品种,棍棍面。

    自从冬梅卖出去第一碗面之后,她就忙的没有停过,一个中午下来,冬梅不仅卖光了之前准备的拉条子,刀削面,麻食等等,就连她现场和面,现场拉的拉条子都卖的精光。

    而旁边谭嫂的摊点,生意也异常红火。

    来她的摊点吃饭的人,主要以四川,贵州,云南,安徽,江苏等等南方人为主。

    和冬梅一样,谭嫂一个中午,也卖完了昨天准备的所有东西。

    而两人旁边的皱皱脸就惨了,一个中午只卖出去几斤饺子,可以说完全失败。

    她看着旁边的冬梅和谭嫂,羡慕的眼珠子都快从眼眶里面掉出来。

    可是,羡慕归羡慕,皱皱脸却没有办法,像冬梅和谭嫂一样赚的盆满钵满,因为她卖的品种太单一,而且又难吃,自然打不开销路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