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逆流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面对奕忻的问话,我突然发觉我根本没有勇气去迎上他的目光,脸上一红,转过头去回避道:“六爷你觉着我大清目前和将来最大的问题在哪?”
奕忻一笑,给我的压力顿时减轻,转回头来,只见他笑道:“皇上顾左右而言他了。”我还没来得及脸红,奕忻已然开口道:“既是皇上相问,奴才便说两句,奴才私下以为,眼下和将来,都有同一个燃眉之急,那便是旗人供养制度以及此带来的满汉矛盾,这件事积弊日深,故而自雍正朝以来,我朝历代都想改革了它。但是总也办不成,以世宗高宗两位皇帝的天纵英明,都未能彻底根治了它,这百年来,积弊又再加深,旗人人口日增,国家奉养越来越是艰难,臣管着内务府,也大略知道一些。由此而滋生的旗人瞧不起汉人,北京旗人瞧不起外地旗人,这之间的龌龊事情,也频有发生,滋扰地方。加之我朝立国以来,满汉并用,朝中汉人大员亦常有微词。”
“嗯。”我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六爷,朕今儿不拿你当议政王,亲王,朕拿你当叔叔伯伯,朕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朕不敢忘记列祖列宗,也不敢忘记朕姓爱新觉罗,但是国家这样下去,日后怎么对付列强?又怎么保得住列祖列宗的基业?阿玛临去前跟朕说的那句话,朕没有一刻敢忘记”虽说是半真半假的话,但是想起临终前的奕譞,眼眶不由自主地红了。
奕忻听了,也有点伤感,抹了抹眼泪,叹气道:“皇上,这道理恐怕也就奴才理会得,也就是奴才理会得皇上的难处啊,奴才刚才问皇上是不是真的要并满入汉,皇上没回答奴才,不过奴才也知道,皇上是真的想这么做。奴才不敢非议,只是皇上”奕忻顿住话语,抬起头来看着我。
我这才注意到伴随着他哽咽的话语,两行清泪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淌在他饱经沧桑的脸上。
“奴才只是想给皇上说个故事,便是奴才自己的故事。四哥去的时候,临终指定顾命八大臣辅政,辛酉年这年,发生了件大事,那便是故太后,奴才,还有老七,连夜抓捕了顾命八大臣,归政垂帘。”奕忻脸上露出迷惘的表情,唏嘘着说道。
我点了点头,叫寇连才把椅子搬到我的对面,让奕忻坐了下来慢慢说。
“奴才临老了,回首一生,常常在想,奕忻哪,这件事做的,到底是错还是对呢?”奕忻抬起头来,迷惘的摇了摇头道:“照理来说,顾命八大臣乃是先帝指定,而太后垂帘,我朝向无先例。但是皇上,您知道为什么却没什么人说什么闲话吗?”
我摇了摇头,猜测道:“太后和六爷威势所镇?”
奕忻摇了摇头道:“皇上有所不知,此只是表象,若论威势,八大臣大学士军机大臣,谁又没有威势了?肃顺,他哥哥郑亲王端华,谁也不赖。”
我迷茫的看着他,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名堂?
“肃顺,嘿,他也是我们满人里的异端了。”奕忻抬起头来,别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道:“肃顺行事,比汉人还偏帮汉人,提拔重用的也尽是汉人,曾文正,左文襄都是在他手上提拔上来的。而且若是汉人满人相争,各都有理的话,他必帮汉人。当时旗人里面都有议论,说此人日后若是大柄在手,必行悖逆之事。所以尽管奴才名声不好,挂了个鬼子六的浑号,太后垂帘也是没有先例,但是抓了肃顺端华等人,大多数人还是拍掌叫好。”(肃顺亲汉斥满,此真实历史,非笔者杜撰。肃顺是老郑亲王第六子,他哥哥端华同在顾命八大臣之列,辛酉政变后,铁帽子王少了郑亲王这一脉。第一代郑亲王是济尔哈朗。今天与一个读者聊天,见我对清史及满人的一些东西了解得比较多,怀疑我是满人,实在是天大的误会。不能说清朝的历史只有满族人能了解吧?呵呵,我现在实在是有些惊怕了,写这本书我突然发现,你知道的东西多了反而是件坏事,反而会招人骂哈哈。)
我浑身一凛,这后面还有这事情?
“皇上,奴才说这个故事,倒不是说奴才对皇上有什么非议。说实在话,奴才也觉着国家不变革,大清迟早要亡。奴才万死,说出这等忤逆话来,但是实在是心痛国家,心痛社稷啊。”说到这里,奕忻不敢再坐着,跪地磕头。
我扶了他起来宽慰道:“六爷,朕刚刚说了,今儿个这儿只有叔侄,没有君臣。再说六爷你说的是公忠体国的话,又何罪之有?这事情朕也只是刚起个念头,还真没着手去办呢。这事情正如六爷所说,难啊,奉养旗人要花掉国库近半,日后还是有增无减,这样下去,嘿,朕还强什么国,兴什么邦?”
“待奴才与英国人谈判完了,奴才再拼了这条老命给皇上在这事上出把力吧。皇上,老七临去时交代过奴才,奴才奴才就是拼了命,也要给皇上办好事。”说到这里,也许是想到故去的奕譞,奕忻已是泣不成声。
我内心感动之余,也知道不能再继续这个话题了,于是转了话头道:“并满入汉,这事情宜缓不宜急,现在朕还没动静呢,外面已经是谣言满天了,朕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唉!”
“皇上放心,当下当务之急是要先建武威,在兵事上立威,再缓行变事,用个十年工夫,总是能办成的。”
“是啊,翁师傅也说欲行大变,必先立大威。”我叹气说着,准备就此结束这场谈话,却不料奕忻惊讶的看着我道:“皇上跟翁师傅说过这事了?”
我心中一紧,刚刚响起的那个荒诞的念头突然真实起来,怔怔的道:“是啊,龙旗军刚行剃发的时候,朕跟翁师傅说过一次,翁师傅问朕是否要效魏孝文帝故事,朕说是,翁师傅便这样说。怎么了?”
“皇上没再跟其他什么人说过此事吧?”奕忻不答我,皱眉问道。
“再没了,今儿个若不是六爷你问起,朕也没打算说的。”
奕忻点了点头,愁眉看着我道:“皇上知道那流言从哪起来的吗?”我还正想知道呢,点了点头。
奕忻叹了口气道:“真没想到,真没想到这事还是洋人先说起来的,魏孝文帝故事,这话相当隐讳,洋人照理来说没那个见识,翁师傅也没道理向洋人解说魏孝文帝改鲜卑姓,厉行汉化的事情。这事情可就”奕忻苦笑了笑。
但即便是这样,我也能知道他的意思了。
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便是以改鲜卑姓为汉姓为标志的,他自己便改拓跋为姓元,改称元宏。而就算某些人对我剃发不满,也绝无可能知道我有并满入汉的心思。只有同时既对剪辫子不满,又从翁老头处得知我要仿效魏孝文帝,同时又跟洋人关系密切的满人大员,才能编出这么个谣言来四散传播。
哼,同时符合这几个条件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荣禄干这个事情我一点不奇怪,让我奇怪的只是他居然能够跟翁老头勾搭到一块去。到底是翁老头无意中透露出去的呢?还是就铁了心要反我?
无意也是难以推脱的,我与他的私人谈话,他敢就这么说给别人听?
不管怎样,这事情让我非常生气,我重重的一拳,捶在了书案上。
“皇上息怒,皇上,您要动他,现在不是时候,这更加坐实了谣言。”奕忻见我动怒,劝道:“万事且忍耐一阵吧,皇上,只要立了威,一切好收拾。”
我听了也冷静下来,是啊,这家伙我还真是暂时不能动呢。
面对奕忻的问话,我突然发觉我根本没有勇气去迎上他的目光,脸上一红,转过头去回避道:“六爷你觉着我大清目前和将来最大的问题在哪?”
奕忻一笑,给我的压力顿时减轻,转回头来,只见他笑道:“皇上顾左右而言他了。”我还没来得及脸红,奕忻已然开口道:“既是皇上相问,奴才便说两句,奴才私下以为,眼下和将来,都有同一个燃眉之急,那便是旗人供养制度以及此带来的满汉矛盾,这件事积弊日深,故而自雍正朝以来,我朝历代都想改革了它。但是总也办不成,以世宗高宗两位皇帝的天纵英明,都未能彻底根治了它,这百年来,积弊又再加深,旗人人口日增,国家奉养越来越是艰难,臣管着内务府,也大略知道一些。由此而滋生的旗人瞧不起汉人,北京旗人瞧不起外地旗人,这之间的龌龊事情,也频有发生,滋扰地方。加之我朝立国以来,满汉并用,朝中汉人大员亦常有微词。”
“嗯。”我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六爷,朕今儿不拿你当议政王,亲王,朕拿你当叔叔伯伯,朕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朕不敢忘记列祖列宗,也不敢忘记朕姓爱新觉罗,但是国家这样下去,日后怎么对付列强?又怎么保得住列祖列宗的基业?阿玛临去前跟朕说的那句话,朕没有一刻敢忘记”虽说是半真半假的话,但是想起临终前的奕譞,眼眶不由自主地红了。
奕忻听了,也有点伤感,抹了抹眼泪,叹气道:“皇上,这道理恐怕也就奴才理会得,也就是奴才理会得皇上的难处啊,奴才刚才问皇上是不是真的要并满入汉,皇上没回答奴才,不过奴才也知道,皇上是真的想这么做。奴才不敢非议,只是皇上”奕忻顿住话语,抬起头来看着我。
我这才注意到伴随着他哽咽的话语,两行清泪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淌在他饱经沧桑的脸上。
“奴才只是想给皇上说个故事,便是奴才自己的故事。四哥去的时候,临终指定顾命八大臣辅政,辛酉年这年,发生了件大事,那便是故太后,奴才,还有老七,连夜抓捕了顾命八大臣,归政垂帘。”奕忻脸上露出迷惘的表情,唏嘘着说道。
我点了点头,叫寇连才把椅子搬到我的对面,让奕忻坐了下来慢慢说。
“奴才临老了,回首一生,常常在想,奕忻哪,这件事做的,到底是错还是对呢?”奕忻抬起头来,迷惘的摇了摇头道:“照理来说,顾命八大臣乃是先帝指定,而太后垂帘,我朝向无先例。但是皇上,您知道为什么却没什么人说什么闲话吗?”
我摇了摇头,猜测道:“太后和六爷威势所镇?”
奕忻摇了摇头道:“皇上有所不知,此只是表象,若论威势,八大臣大学士军机大臣,谁又没有威势了?肃顺,他哥哥郑亲王端华,谁也不赖。”
我迷茫的看着他,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名堂?
“肃顺,嘿,他也是我们满人里的异端了。”奕忻抬起头来,别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道:“肃顺行事,比汉人还偏帮汉人,提拔重用的也尽是汉人,曾文正,左文襄都是在他手上提拔上来的。而且若是汉人满人相争,各都有理的话,他必帮汉人。当时旗人里面都有议论,说此人日后若是大柄在手,必行悖逆之事。所以尽管奴才名声不好,挂了个鬼子六的浑号,太后垂帘也是没有先例,但是抓了肃顺端华等人,大多数人还是拍掌叫好。”(肃顺亲汉斥满,此真实历史,非笔者杜撰。肃顺是老郑亲王第六子,他哥哥端华同在顾命八大臣之列,辛酉政变后,铁帽子王少了郑亲王这一脉。第一代郑亲王是济尔哈朗。今天与一个读者聊天,见我对清史及满人的一些东西了解得比较多,怀疑我是满人,实在是天大的误会。不能说清朝的历史只有满族人能了解吧?呵呵,我现在实在是有些惊怕了,写这本书我突然发现,你知道的东西多了反而是件坏事,反而会招人骂哈哈。)
我浑身一凛,这后面还有这事情?
“皇上,奴才说这个故事,倒不是说奴才对皇上有什么非议。说实在话,奴才也觉着国家不变革,大清迟早要亡。奴才万死,说出这等忤逆话来,但是实在是心痛国家,心痛社稷啊。”说到这里,奕忻不敢再坐着,跪地磕头。
我扶了他起来宽慰道:“六爷,朕刚刚说了,今儿个这儿只有叔侄,没有君臣。再说六爷你说的是公忠体国的话,又何罪之有?这事情朕也只是刚起个念头,还真没着手去办呢。这事情正如六爷所说,难啊,奉养旗人要花掉国库近半,日后还是有增无减,这样下去,嘿,朕还强什么国,兴什么邦?”
“待奴才与英国人谈判完了,奴才再拼了这条老命给皇上在这事上出把力吧。皇上,老七临去时交代过奴才,奴才奴才就是拼了命,也要给皇上办好事。”说到这里,也许是想到故去的奕譞,奕忻已是泣不成声。
我内心感动之余,也知道不能再继续这个话题了,于是转了话头道:“并满入汉,这事情宜缓不宜急,现在朕还没动静呢,外面已经是谣言满天了,朕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唉!”
“皇上放心,当下当务之急是要先建武威,在兵事上立威,再缓行变事,用个十年工夫,总是能办成的。”
“是啊,翁师傅也说欲行大变,必先立大威。”我叹气说着,准备就此结束这场谈话,却不料奕忻惊讶的看着我道:“皇上跟翁师傅说过这事了?”
我心中一紧,刚刚响起的那个荒诞的念头突然真实起来,怔怔的道:“是啊,龙旗军刚行剃发的时候,朕跟翁师傅说过一次,翁师傅问朕是否要效魏孝文帝故事,朕说是,翁师傅便这样说。怎么了?”
“皇上没再跟其他什么人说过此事吧?”奕忻不答我,皱眉问道。
“再没了,今儿个若不是六爷你问起,朕也没打算说的。”
奕忻点了点头,愁眉看着我道:“皇上知道那流言从哪起来的吗?”我还正想知道呢,点了点头。
奕忻叹了口气道:“真没想到,真没想到这事还是洋人先说起来的,魏孝文帝故事,这话相当隐讳,洋人照理来说没那个见识,翁师傅也没道理向洋人解说魏孝文帝改鲜卑姓,厉行汉化的事情。这事情可就”奕忻苦笑了笑。
但即便是这样,我也能知道他的意思了。
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便是以改鲜卑姓为汉姓为标志的,他自己便改拓跋为姓元,改称元宏。而就算某些人对我剃发不满,也绝无可能知道我有并满入汉的心思。只有同时既对剪辫子不满,又从翁老头处得知我要仿效魏孝文帝,同时又跟洋人关系密切的满人大员,才能编出这么个谣言来四散传播。
哼,同时符合这几个条件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荣禄干这个事情我一点不奇怪,让我奇怪的只是他居然能够跟翁老头勾搭到一块去。到底是翁老头无意中透露出去的呢?还是就铁了心要反我?
无意也是难以推脱的,我与他的私人谈话,他敢就这么说给别人听?
不管怎样,这事情让我非常生气,我重重的一拳,捶在了书案上。
“皇上息怒,皇上,您要动他,现在不是时候,这更加坐实了谣言。”奕忻见我动怒,劝道:“万事且忍耐一阵吧,皇上,只要立了威,一切好收拾。”
我听了也冷静下来,是啊,这家伙我还真是暂时不能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