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宕子文集 > 音乐舞蹈教育与残疾儿童的自我心理

音乐舞蹈教育与残疾儿童的自我心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历史上,残疾儿童大都曾受到过不公平、不人道的对待:生命受威胁、生活无保障、人格遭玷污、成长被忽视。因而,以残疾儿童为对象的特殊教育活动及理念亦曾长期处于发展缓慢、徘徊不前的萌芽状态。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日渐改变了早期对残疾儿童斯巴达式的虐杀、罗马式的玩偶和英皇宠物式的观念和做法,开始以人道的精神研究残疾儿童的可教性及具体的教育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了特殊教育的尝试。故从某种意义上说,接纳与帮助残疾人,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往今来,很多事实表明,一个精神健康的残疾人也可以成为对社会有人的人,而不是社会的负担,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自身的残疾。故对残疾人的帮助与关爱,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援助,更重要的应该是精神层面上的建构,即帮助他们建构一个健康而完整的自我,不能让身体上的缺陷与残疾演变为精神上的缺陷与残疾。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的不能不说是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因为儿童的心理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若等到心理障碍已经成形再进行矫治,无疑会事倍功半。

    据有关专家研究,残疾人常见的人格有三种类型,即依赖型、自卑型与自强型。前两种类型都是因为不能正确而理性地直面身体的残疾这个现实,而第三种类型,则是我们希望见到的。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千手观音的聋哑舞蹈演员邰丽华女士说:“我人感觉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一个特点,残疾不是不幸,只是不便,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没有办法选择的,但是你可以去选择看人生的角度,然后带着一颗快乐而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如何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依赖与自卑,构建自强型的人格,是我们在处理残疾人的救助时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从邰丽华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对残疾儿童进行音乐与舞蹈方面的教育,是帮助残疾儿童建构完美人格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按照专家们的分析,残疾儿童常有如下的不良心理。1孤独心理。残疾儿童很早就已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是别人所需要的,因而把自己同周围世界隔离开,限制自己在所能控制的狭小范围之内,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生活在一个空虚的“堡垒”之中。2自卑心理。残疾儿童由于生理缺陷引起的痛苦经历,以及他们看到正常人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而自己却障碍重重,内心充满了苦闷与悲伤,感到自卑与失望。这种自卑心理常导致残疾儿童的退缩行为,进一步加剧了残疾儿童的孤呼,造成恶性循环。3猜疑心理。在长期的孤独与自卑的心理状态下,残疾儿童多表现出一种“神经过敏”状态,总是在猜疑别人说自己的坏话、鄙视自己。4冷漠心理。残疾儿童缺乏朋友,尤其是同龄朋友,加之孤独、自卑、猜疑的心理,造成与人交往时缺乏应有的热情。对残疾儿童进行音乐与舞蹈方面的教育有助于残疾儿童克服这些不良心理。

    人的心理结构是个“耗散结构”必须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心理的动态平衡;缺少外界信息的刺激或者信息的刺激量不足,就会引起心理调节功能的障碍,发生心理疾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健康自我的建构必须依赖于与“他者”的交流。音乐与舞蹈是一种语言,一种自我的表达,它的节奏即是生命的节奏,它勾通人与自然,并建构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王国维在宋元戏剧考一书中说:“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在原始社会,诗乐舞一体,初民们以歌舞娱神,勾通天人,也就是说,歌舞是天人交流的工具。尚书•舜典,谓: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宵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石”是原始的乐器“百兽”是以各种不同的野兽为图腾的部落民。通过歌舞,初民们建构并确定了自己在宇宙间的位置,将自身从对自然力的恐惧中解放了出来;同时,建立了人与人之间或者说部落内与部落间的秩序与和谐。当然,这种交流是虚构的,因为并不存在神,但这是现代人的眼光,于初民而言,这种交流却是现实的,故这种交流也是双向的:一方面是信息的吸收,一方面是情感的释放。在歌舞中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荀子•乐论就明确地指出了音乐的本质特征是人们情感的自然流露:“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吕氏春秋•音初中说:“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礼记•乐记则阐述得更为具体详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段文字较明确地阐明了音乐的产生过程,认为音乐是由人心产生的;人的情感(“心”)因客观外物而激荡(“动”),于是发出感叹的声调(“声”),声调相应从而发生丰富多样的变化,并形成一定的规律(“方”),这就是五音;把五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比”),并用来娱乐人心,这就是音乐。以上这几段话,比较详细地阐释了音乐产生的心理机制与音乐的功用:即宣泄与娱乐。一个沉浸在音乐中的灵魂,即便他离群索居,也不会感到孤独,因为世界与他同在;就算心中积满了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情绪,合适的音乐也会渡他到平和宁静的港湾。另一方面,音乐与舞蹈教育能使残疾儿童将注意力放在他们所能做到的事情上,而不是放在自身残缺的地方,久而久之,就能给他们开辟一条成功的道路,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正确认识自我及全面接受自我。

    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通道是五官。五官接收并感应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形成各种感官独特的意象。普通心理学认为,人在感受客观事物时,刺激就在头脑里留下印迹,在这之后,刺激物虽已消逝,但印迹仍在头脑里保持,必要时印迹又能显现出来,在头脑里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这就是意象。意象来自感知,是过去感知事物形象的再现,它是记忆的重要形式,也是想象的基础。意象有多种类型,如视觉意象、动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等等,人的意象活动往往是几种类型意象活动的结合。丰富意象的形成是人类本真的精神需要。美国的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里提出的音乐教育的最深刻价值体现在“通过丰富感觉体验,提高生活质量”残疾儿童由于身体某种器官的缺陷,往往不能接收某一种或几种感官的刺激,也就不能形成相应类型的意象。但是,人的意象活动往往是几种类型意象活动的结合,各种意象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一种意象类型的不足可以通过另一种意象类型来补偿,如由于代偿作用,视残人的听觉功能显著增强:视残人和视觉正常人不同,对声音刺激物的走向反应增强了,并且能在长时间内保持不消退。从另一方面而言,人的智能结构也是多元互补的。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加登纳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多元智能结构理论,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结构理论认为,个体的智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互补的,共包括如下九个方面:

    言语/语言智能,指的是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顺利而有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他人交流。逻辑/数理智能。指的是对逻辑结构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表达能力,主要表现为个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进行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视觉/空间智能。指的是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图形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音乐/节奏智能。指的是个人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歌唱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身体/运动智能。指的是人的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和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表现为用身体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指的是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此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觉察、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做出适当的反应。自我反省智能。指的是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较好地意识和评价自己的动机、情绪、个性等,并且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信息去调适自己生活的能力。自然观察者智能。指的是人们辨别生物(植物和动物)以及对自然世界(云朵、石头等的形状)的其他特征敏感的能力。存在智能。指的是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

    多元智能结构理论认为,实践证明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九种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具有决定作用。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用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的观点来观照残疾人,有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与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因为“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

    残疾人的分类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等。下面以视力残疾、听力言语残疾、智力残疾为例,谈谈音乐舞蹈教育对残疾儿童的意象活动与智能结构的影响。

    音乐舞蹈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呢?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教育学习音乐舞蹈”这是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第二个方面是“通过音乐舞蹈教育人”故音乐舞蹈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健康的“人”的培养。近代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的说法,说明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也受到了音乐的熏陶,在某种程度上,舞蹈也可用来解释音乐,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吴祖强说:“从一定意义上说,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其实,我们倒不如说,舞蹈是身体的音乐,音乐是灵魂的舞蹈。对于听力语言残疾,即聋哑人而言,由于听不到声音,音乐似乎对他们是禁区。其实不然,这种观点产生于对音乐的过于狭隘的理解。晋陶渊明“挂印归田”之后,在家中的墙上挂了一张无弦琴。他每天想着这张琴,每天看这张琴,而且还每天听这张琴。陶渊明听什么?无弦琴能演奏吗?不能;那么,陶渊明的“无弦琴”是不是音乐呢?是!关键是在观念。这里的音乐不是用耳朵听出来的,而是用心“听”出来的;不是用眼睛看出来的,而是用心“看”出来,更是用心“想”出来的。这说明无声的世界里未必没有音乐,因为音乐是灵魂的狂欢。贝多芬在失聪之后,谱写出了伟大的音乐作品,同样说明了无声的世界并非与音乐绝缘,只要作为主体的人“心中有乐”对于聋哑人,舞蹈即是看得见的音乐。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孩子在开心时都会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舞蹈这一直观性、可感性强的艺术,又恰好符合孩子们身心迅速发展、天真活泼、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等心理特点。同时,舞蹈(群舞)是一种集体活动,需要各成员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培养残疾儿童的协作能力与人际交往的能力,矫正、补偿他们生理与心理上的缺陷。通过对聋哑儿童的音乐舞蹈训练,可以强化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通过舞蹈的节奏感,从某一方面,也拓展了他们对有声的音乐的感受能力,促进了他们“心中之乐”的产生;增长了他们的体力,促进了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聋哑儿童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另外,艰苦的训练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增长了他们对困难的心理承受力。邰丽华与千手观音的成功,与邰丽华豁达向上的人生观,便是音乐舞蹈教育对于聋哑儿童构建健康自我与完美人格的重要性的最典型的例子。

    对于视力残疾的人,或者说盲人而言,音乐似乎与他们有着特别的亲和力。古希腊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大史诗的作者荷马是盲歌手,中国盲人从事音乐的时间几乎与音乐起源的时间同时,产生了一大批盲人音乐家,如商代的师延,周代“以击磐为官”的师襄,以及师旷、师消涓、师乙、师悝师存、师亥、师曹等等。而且到周朝形成了一套任用盲人为乐官的制度。近代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阿炳也是盲人。古人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盲人由于看不见,思想很容易专注,而且,由于代偿作用,他们的听觉、触觉与记忆力往往超出正常人,这些优势是盲人学生音乐的有利条件。对盲人进行的音乐教育,不但有助于排遣他们由于身处黑暗世界所产生的孤独感与不安全感,而且能使一部分盲人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成分优秀的专职乐师,解决他们自立与生存的问题。据科学家研究,音乐能振奋情绪,消除紧张与忧郁,促使心情宁静松驰、愉快,有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大脑皮层与皮层下活动的协调,改善植物神经和神经内分泌的功能,达到身心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目的。教盲人舞蹈似乎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现在有些盲校教师打破了这一难以逾越的禁区,教盲孩子们跳简单易学的踢踏舞,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对于智力残疾的儿童,音乐与舞蹈的教育无疑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被他们接受的一种方式。如上文提到的,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感觉器官是互相联系、综合起作用的。当一器官活动时,经常有其他器官配合活动。弱智儿童的某种感官或神经系统部分机能受到了损害,但他们还完整地保存着其他的感官和机能。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大的可塑性,在儿童期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产生抓能的重新组合或部分替代,损坏、发育不足的机能可以得到部分矫正或改变。另一方面,弱智儿童并不是说他们在所有方面都“弱”因为人的九大智能虽然彼此互相影响,但又各各可以独立于其他智能而存在。有些弱智儿童具有超出常人的音乐或其他方面的天赋,通过对他们进行音乐与舞蹈方面的教育,可以将他们的天赋发掘出来,对弱智儿童自身与对社会,都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武汉的舟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特殊“指挥家”了,在他身上也充分证明了音乐/节奏智能是独立存在的。如果按照人们对智能的传统观念的理解,舟舟无疑是智商低下的“白痴”他不能上学,生活又不能自理,爸爸只好每天带着他上班,爸爸在歌舞团工作,舟舟几乎是在音乐中长大的。后来在不经意中大家发现舟舟能随着音乐有板有眼地挥动手臂,忘情地担任着乐队“指挥”随后,他开始正式登上舞台进行表演,他的演出不知让多少人感动得流泪,不知赢得了多少潮水般的掌声。美国的几大著名的乐团还邀请舟舟赴美合作演出。就是这样的一个“低能儿”在无奈之中十分单调地生活在音乐里,可正是音乐,开启了他先天音乐潜能,使他不仅不再是社会包袱,而且是对社会做出了独特贡献的人。一个除了音乐智能之外的其他智能极其低下、几乎被社会所抛弃的人,却凭借自己唯一的、独特的音乐智能,给自己、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快乐,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音乐智能独立存在和它的价值所在?假如没有音乐,假如没有音乐/节奏智能,假如没有开发音乐/节奏智能,舟舟的命运又会怎样?对此我们不难设想。

    音乐与舞蹈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和完美人格的建构在现代其实是个不争的认识,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发展,人们将音乐与舞蹈越来越多地用到了医学上,使之成为一种有效地预防与治疗各种身心疾病的重要手段。除了音乐与舞蹈的上述功用,此外,由于音乐与舞蹈教育“寓教于乐”的这个重要特点,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很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对残疾儿童的身心教育中去,这应该也是很自然的罢。

    参考文献:

    从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看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j] 任平,王小英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7月第25卷第3期

    盲人高等音乐教育研究[j] 陈明大 长春大学学报 2000年6月第10卷第3期

    音乐艺术与人体机能[j] 王辉 杨磊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5期

    音乐教育与人的培养[j] 任平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

    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j] 普凯元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2000年6月第19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