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过载是个伪命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自有人类,即有现在所谓的“信息过载”问题,因为相对于人类的记忆和信息处理能力,他或她生活于其中的环境中的信息量总是远远高于其所能消费、承受或需要的信息量,大量冗余的信息严重干扰了其对相关有用信息的准确分析和正确选择。到了信息时代,信息增长的速度虽然远远超出了初民时代,但在所谓的“信息过载”问题上,倒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
人类之需要信息,是为了降低所遭遇到的不确定性,以满足其在生理与心理上的——如获取食物、安全感等等——各种需求。人类总是生活在未知,即超出其当下信息处理能力的信息(或曰混沌)的包围之中。如果说人类已知的东西,即能处理的信息(或曰知识或曰秩序)是一个圆,那么,在这个有限的圆以外,那无边无际的黑暗的区域就是未知。这个已知的圆的面积再大,终是有限的,相对于包围在其外面的无限的未知来说,人类知识和增长量或增长速度再大,都是微不足道的。相对于初民时代,只不过现时代的那个圆更大些罢了,人类被未知包围的处境仍是依旧。
过去也好,现在也罢,一直以来,人类的小船就航行在未知信息的海洋里,换言之“过载”的信息包围着人类,并托着人类的小船驶向不可知的未来。过去,人类所乘坐的或许是独木舟,可现在坐的却是轮船或潜艇。乘独木舟的先人或许只能在靠近海岸线的近海地带航行,可现在人类却乘风破浪,驶向海洋神秘的深处。人类已知的圆扩张得越大,所面对的未知,即不确定性的范围也越大——这就是人类的宿命。
人总是生活在当下,在当下和不确定性遭遇,并利用其已知的信息解决当下所遭遇的问题。人并非全知全能,其所已知的和所能圆满解决的问题终是有限。大多数时候,人类所遭遇到的是失败和挫折,然而,通过和失败的遭遇,人类却往往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从而维持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当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总量增长时,总是伴随着人类处理信息的技术和能力的增长,因此,人类总是能在已知的或未知的信息海洋之中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以降低其所面对的各种不确定性。
当前,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的总量以几何级数增长。然而,就我个人而言,却并没有因此感到有什么不便。相反,与以前相比,我要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更快捷、更方便了——只要将相关的关键词键入google或百度一搜索,或通过逐渐缩小范围的多次搜索,总是能找到我所需要的东西。整个过程,一般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完成。在网络检索技术未发明之前,要找到我所需要的信息,则不但要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障碍,甚至可能在付出巨大的努力以后仍然一无所得。也就是说,信息的数量虽然成几何级数地增长了,但是人类检索信息的能力却增长得更快,对于信息消费者来说,搜索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所需耗费的单位成本不是更高昂,而是更低廉了。
那么,在以前“信息过载”并不是一个问题,在人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更便捷、更易得的信息时代,为何人们倒提出了“信息过载”的概念,并使之“问题化”了呢?原因有三:
其一,人类对新生事物和未来总是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信息时代来得太突然,人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它就突然出现在人类面前,自然会引起惊愕、恐慌、焦虑、害怕等等一系列不适应的反应。将“信息过载”问题化,其实是这一系列心理因素的外化,是对突如其来的信息时代下意识的抵制和拒绝。
其二,人类总是以旧的眼光看待和消化新生事物。麦克卢汉云“我们透过后视镜看现在,我们倒退着步入未来。”网络新生代公司的执行分析员艾伦?梅杰说“大家都用旧事物表达新事物。比如说汽车刚出现时,人们没有注意到司机可以和乘客一起坐在里面,管它叫‘无马马车’。‘电影’刚发明的时候,制片公司也花了好久才发掘出这个新媒体和舞台相比的优点。”如果用以前的眼光来看,现时代汹涌而来的海量信息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他们怀着矛盾的心情,既盼望着又恐惧着那一天的到来——事实上,那一天迟迟没有到来,也许永远不会到来。
其三“信息过载”是以一种超人的视角来看待人类个体的。人就是人,有其局限性,不是超人,更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弱水三千,人类个体只需取一瓢饮,也就是说,为了维持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每个人只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取一点点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将整个海洋给吞下去。对于甲来说,可能是“垃圾信息”、“无聊信息”或“冗余信息”的,对于乙来说,未必不是有价值——甚至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事实上,人类个体在接受信息时,是高度选择性的,没有人贪心到要吞下整个信息海洋。就算某人接收的信息量过大,过多,超出了他或她的消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那部分信息也会要么作为记忆暂时储存起来,要么被自然而然地抛入忘川。既然如此,也就基本上不存在什么“信息过载”的问题。
不错,空虚和浮躁的气氛笼罩着现时代,但这绝对并非因为所谓的“信息过载”而是由于我们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等等所形成的总体结构内在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它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着,并用种种诱惑奖励着那些心灵空虚,浮躁乏味的人群,它用种种手段压抑和惩罚那些内心充实、生机勃勃的人群。如果以“信息过载”作为当代种种社会问题的“替罪羊”则会转移人们的视线,让引发当代各种社会问题的真正的罪魁祸首逃之夭夭,逍遥法外,那才是人类真正的灾难。
自有人类,即有现在所谓的“信息过载”问题,因为相对于人类的记忆和信息处理能力,他或她生活于其中的环境中的信息量总是远远高于其所能消费、承受或需要的信息量,大量冗余的信息严重干扰了其对相关有用信息的准确分析和正确选择。到了信息时代,信息增长的速度虽然远远超出了初民时代,但在所谓的“信息过载”问题上,倒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
人类之需要信息,是为了降低所遭遇到的不确定性,以满足其在生理与心理上的——如获取食物、安全感等等——各种需求。人类总是生活在未知,即超出其当下信息处理能力的信息(或曰混沌)的包围之中。如果说人类已知的东西,即能处理的信息(或曰知识或曰秩序)是一个圆,那么,在这个有限的圆以外,那无边无际的黑暗的区域就是未知。这个已知的圆的面积再大,终是有限的,相对于包围在其外面的无限的未知来说,人类知识和增长量或增长速度再大,都是微不足道的。相对于初民时代,只不过现时代的那个圆更大些罢了,人类被未知包围的处境仍是依旧。
过去也好,现在也罢,一直以来,人类的小船就航行在未知信息的海洋里,换言之“过载”的信息包围着人类,并托着人类的小船驶向不可知的未来。过去,人类所乘坐的或许是独木舟,可现在坐的却是轮船或潜艇。乘独木舟的先人或许只能在靠近海岸线的近海地带航行,可现在人类却乘风破浪,驶向海洋神秘的深处。人类已知的圆扩张得越大,所面对的未知,即不确定性的范围也越大——这就是人类的宿命。
人总是生活在当下,在当下和不确定性遭遇,并利用其已知的信息解决当下所遭遇的问题。人并非全知全能,其所已知的和所能圆满解决的问题终是有限。大多数时候,人类所遭遇到的是失败和挫折,然而,通过和失败的遭遇,人类却往往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从而维持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当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总量增长时,总是伴随着人类处理信息的技术和能力的增长,因此,人类总是能在已知的或未知的信息海洋之中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以降低其所面对的各种不确定性。
当前,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的总量以几何级数增长。然而,就我个人而言,却并没有因此感到有什么不便。相反,与以前相比,我要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更快捷、更方便了——只要将相关的关键词键入google或百度一搜索,或通过逐渐缩小范围的多次搜索,总是能找到我所需要的东西。整个过程,一般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完成。在网络检索技术未发明之前,要找到我所需要的信息,则不但要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障碍,甚至可能在付出巨大的努力以后仍然一无所得。也就是说,信息的数量虽然成几何级数地增长了,但是人类检索信息的能力却增长得更快,对于信息消费者来说,搜索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所需耗费的单位成本不是更高昂,而是更低廉了。
那么,在以前“信息过载”并不是一个问题,在人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更便捷、更易得的信息时代,为何人们倒提出了“信息过载”的概念,并使之“问题化”了呢?原因有三:
其一,人类对新生事物和未来总是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信息时代来得太突然,人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它就突然出现在人类面前,自然会引起惊愕、恐慌、焦虑、害怕等等一系列不适应的反应。将“信息过载”问题化,其实是这一系列心理因素的外化,是对突如其来的信息时代下意识的抵制和拒绝。
其二,人类总是以旧的眼光看待和消化新生事物。麦克卢汉云“我们透过后视镜看现在,我们倒退着步入未来。”网络新生代公司的执行分析员艾伦?梅杰说“大家都用旧事物表达新事物。比如说汽车刚出现时,人们没有注意到司机可以和乘客一起坐在里面,管它叫‘无马马车’。‘电影’刚发明的时候,制片公司也花了好久才发掘出这个新媒体和舞台相比的优点。”如果用以前的眼光来看,现时代汹涌而来的海量信息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他们怀着矛盾的心情,既盼望着又恐惧着那一天的到来——事实上,那一天迟迟没有到来,也许永远不会到来。
其三“信息过载”是以一种超人的视角来看待人类个体的。人就是人,有其局限性,不是超人,更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弱水三千,人类个体只需取一瓢饮,也就是说,为了维持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每个人只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取一点点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将整个海洋给吞下去。对于甲来说,可能是“垃圾信息”、“无聊信息”或“冗余信息”的,对于乙来说,未必不是有价值——甚至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事实上,人类个体在接受信息时,是高度选择性的,没有人贪心到要吞下整个信息海洋。就算某人接收的信息量过大,过多,超出了他或她的消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那部分信息也会要么作为记忆暂时储存起来,要么被自然而然地抛入忘川。既然如此,也就基本上不存在什么“信息过载”的问题。
不错,空虚和浮躁的气氛笼罩着现时代,但这绝对并非因为所谓的“信息过载”而是由于我们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等等所形成的总体结构内在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它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着,并用种种诱惑奖励着那些心灵空虚,浮躁乏味的人群,它用种种手段压抑和惩罚那些内心充实、生机勃勃的人群。如果以“信息过载”作为当代种种社会问题的“替罪羊”则会转移人们的视线,让引发当代各种社会问题的真正的罪魁祸首逃之夭夭,逍遥法外,那才是人类真正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