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的愚妄与姥姥的智慧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平日很少看电视,即便偶尔看看,一般也不会选择央视——无他,我只是一个俗人,对于那些崇高或伟大的或貌似崇高或伟大的玩意儿,一向提不起任何兴趣。因此,对于那些电视台——尤其是央视——节目主持人的面孔,往往非常陌生。甚至在倪萍正当红的时候,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分不清谁是倪萍谁是杨澜。而且,尽管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书痴,却几乎不读49年后中国作家与中国学者写的任何东西。因了以上两个原因,如果不是朋友的极力推荐,倪萍的姥姥语录很难进入我的视野,但翻阅了姥姥语录之后,则不由得喜欢上了书中描述的那位不识字的老太太。
喜欢姥姥,并不表示倪萍的姥姥语录写得有多好。实际上,姥姥语录写得俗不可耐——那么好的题材,都被倪萍有意或无意的做作、卖弄、说教与炫富给糟蹋了。凭心而论,倪萍是一个不错的故事讲述者。本来,姥姥语录只要老老实实地讲述姥姥的故事也就尽够了,或许是长期当央视主持人落下的坏毛病罢,她偏偏画蛇添足地在其中加入了很多带有明显的央视主持词风格的评论和感慨,而且还要经常不失时机地向读者炫耀一番自己多么有能力、多么有钱——她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些败笔大大地削弱了她所讲述的故事的感染力。不可否认,倪萍在书中表露出来的孝顺确实不乏真情的流露,可在一定程度上,却也不能不说,这种孝顺在她似乎成了一种隐蔽的自我卖弄和自我炫耀的手段。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倪萍是一个相当缺乏自信的人——她的内心并非是圆满自足的,所以需要不停地通过金钱、地位之类外在事物的展示,来确证自身的价值。
就算如此,姥姥语录仍然是一本值得闲时翻一翻的书。所谓“吹尽狂沙始到金”睿智和读者们只有洗尽倪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抹在姥姥语录上的铅华,才能见到姥姥语录的真价值。姥姥虽是一位大字不识半个的乡下老太太,但其见识,其待人接物,则大有识文断字的人们所不能及者。俗云“人生识字糊涂始”文字出现后,虽然大大地拓宽了人类间接经历的范围,却也使人类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大。文字记录的知识,仅仅只是前人应对其生活世界中种种不确定性的智慧的结晶,虽然前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尽可以借鉴,然世易时移,a时a地有效的应对之法到了b时b地却未必同样有效,故这些经验在前人为不隔,在后人则为隔。若胶柱鼓瑟,执著于前人之法而不知变通,则前人的成功经验适足以成为后人成功应对生活中种种不确定性的障碍。因此,知识与智慧是两码事,知识只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而怎么不为前人的智慧所累而使前人的智慧为我所用,所体现的则是后人的智慧——“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当躬行”是之谓也!
剔除掉倪萍加于其上的蛇足的姥姥语录也是姥姥的智慧之结晶,这种智慧既来自于姥姥自身的生活经历,也来自于几千年来沉淀在中国民间社会的传统生存智慧。姥姥在说出她的智慧语录时,几乎是脱口而出,毫不着力;可倪萍在写姥姥语录时,却是摆足了架子,就像跑江湖卖艺的人在打拳之前总是要来一个起手式,告诉观众我要开始打拳了——这种表演的意识贯穿了整本书的始终。同样的话,在姥姥的口里说出来,是自然流露,因其有切身的体会,故不隔;可倪萍自作聪明地一评论,就显得非常地做作,因为尽管她是姥姥的外甥女,但姥姥的智慧终是外在于她的东西,并没有与她的生活和生命融为一体。
姥姥是个俗人,却绝对不是一个俗气的人;倪萍或许自以为是一个不俗的人,却绝对是一个俗气透顶的人。姥姥的可爱,在于她是一个真人——做事认真,待人真诚,活得真实;倪萍的可厌,在于她是一个伪人假人,却又不自知其伪与其假。读姥姥语录而赞倪萍,并为她抛出的烟幕弹所迷者,愚者也,妄人也;读姥姥语录而喜姥姥,能活用且不执著于姥姥的智慧者,智者也,真人也。
我平日很少看电视,即便偶尔看看,一般也不会选择央视——无他,我只是一个俗人,对于那些崇高或伟大的或貌似崇高或伟大的玩意儿,一向提不起任何兴趣。因此,对于那些电视台——尤其是央视——节目主持人的面孔,往往非常陌生。甚至在倪萍正当红的时候,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分不清谁是倪萍谁是杨澜。而且,尽管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书痴,却几乎不读49年后中国作家与中国学者写的任何东西。因了以上两个原因,如果不是朋友的极力推荐,倪萍的姥姥语录很难进入我的视野,但翻阅了姥姥语录之后,则不由得喜欢上了书中描述的那位不识字的老太太。
喜欢姥姥,并不表示倪萍的姥姥语录写得有多好。实际上,姥姥语录写得俗不可耐——那么好的题材,都被倪萍有意或无意的做作、卖弄、说教与炫富给糟蹋了。凭心而论,倪萍是一个不错的故事讲述者。本来,姥姥语录只要老老实实地讲述姥姥的故事也就尽够了,或许是长期当央视主持人落下的坏毛病罢,她偏偏画蛇添足地在其中加入了很多带有明显的央视主持词风格的评论和感慨,而且还要经常不失时机地向读者炫耀一番自己多么有能力、多么有钱——她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些败笔大大地削弱了她所讲述的故事的感染力。不可否认,倪萍在书中表露出来的孝顺确实不乏真情的流露,可在一定程度上,却也不能不说,这种孝顺在她似乎成了一种隐蔽的自我卖弄和自我炫耀的手段。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倪萍是一个相当缺乏自信的人——她的内心并非是圆满自足的,所以需要不停地通过金钱、地位之类外在事物的展示,来确证自身的价值。
就算如此,姥姥语录仍然是一本值得闲时翻一翻的书。所谓“吹尽狂沙始到金”睿智和读者们只有洗尽倪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抹在姥姥语录上的铅华,才能见到姥姥语录的真价值。姥姥虽是一位大字不识半个的乡下老太太,但其见识,其待人接物,则大有识文断字的人们所不能及者。俗云“人生识字糊涂始”文字出现后,虽然大大地拓宽了人类间接经历的范围,却也使人类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大。文字记录的知识,仅仅只是前人应对其生活世界中种种不确定性的智慧的结晶,虽然前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尽可以借鉴,然世易时移,a时a地有效的应对之法到了b时b地却未必同样有效,故这些经验在前人为不隔,在后人则为隔。若胶柱鼓瑟,执著于前人之法而不知变通,则前人的成功经验适足以成为后人成功应对生活中种种不确定性的障碍。因此,知识与智慧是两码事,知识只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而怎么不为前人的智慧所累而使前人的智慧为我所用,所体现的则是后人的智慧——“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当躬行”是之谓也!
剔除掉倪萍加于其上的蛇足的姥姥语录也是姥姥的智慧之结晶,这种智慧既来自于姥姥自身的生活经历,也来自于几千年来沉淀在中国民间社会的传统生存智慧。姥姥在说出她的智慧语录时,几乎是脱口而出,毫不着力;可倪萍在写姥姥语录时,却是摆足了架子,就像跑江湖卖艺的人在打拳之前总是要来一个起手式,告诉观众我要开始打拳了——这种表演的意识贯穿了整本书的始终。同样的话,在姥姥的口里说出来,是自然流露,因其有切身的体会,故不隔;可倪萍自作聪明地一评论,就显得非常地做作,因为尽管她是姥姥的外甥女,但姥姥的智慧终是外在于她的东西,并没有与她的生活和生命融为一体。
姥姥是个俗人,却绝对不是一个俗气的人;倪萍或许自以为是一个不俗的人,却绝对是一个俗气透顶的人。姥姥的可爱,在于她是一个真人——做事认真,待人真诚,活得真实;倪萍的可厌,在于她是一个伪人假人,却又不自知其伪与其假。读姥姥语录而赞倪萍,并为她抛出的烟幕弹所迷者,愚者也,妄人也;读姥姥语录而喜姥姥,能活用且不执著于姥姥的智慧者,智者也,真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