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音乐天赋的三个境界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致爱丽丝既然是世界名曲,自然是很好听,而且谱子相对简单,按照杨爱玲现在的水平,弹奏这个曲子也没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首曲子虽然简单,但也不是照着谱子弹奏一下就能完全表现出来的,否则也不可能成为经典名曲。
实际上这首曲子的关键是要有很多延伸,特别是要有感情的延伸,但杨爱玲目前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她还无法把感情融入乐曲中,毕竟她还不到那个级别。
其实,弹钢琴或者说玩音乐就跟计算机编程差不多,在前期,大都是枯燥而无聊的技术性东西,根本谈不上什么感情啊,创造啊什么的。
音乐,是由一个个音符组成,最后通过不同发声器表现出来,比如乐器或者人声,都算。不过世界上的音符很多,也很杂乱,所以人类选出了系统而简单的七个常用的音符,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循环变化,逐渐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声音。
计算机语言或者说是机器语言则是1、0数码组成,也就是电路的开跟关,当然1、0这种数码语言人类很难直接运用,所以就通过复杂的程序重新编了一套编程语言,这编程语言类似人类跟机器中间的翻译人员,可以把人类的构想翻译成机器的1、0语言,然后通过不同的电路,也就是计算机外设表现出来。
学习音乐,首先是要熟悉音符音阶等音乐的基本知识,而编程也差不多,先要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两者虽然是不同领域,但说起来的根本都差不多,都是只有把基本技巧都搞明白,搞透了,才能弹得上创作。
就因为如此,所以在音乐领域以及计算机编程领域里,能笑到最后的都是天才。为啥?因为前面的基本知识大家都能学会,最关键的就是后期,也就是纯熟掌握基本技巧之后的创造力,而这种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就是天才跟庸才的最根本区别。
一个天才的音乐人,可能听到风声、雨声甚至偶尔的一个汽车喇叭声,他都能得到灵感,创作出一首惊世的歌曲。因为在他的脑海里,所有的声音都可以变成音符。这在外行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内行都明白这里面的道道。
其实这就跟计算机天才一样。比如那些天才黑客,外人只是听说谁谁谁破了某某系统,觉得深不可测。但他们却不知道,在那些天才编程人员来说,所有的程序就等于音乐家眼中的音符,区别只在怎么排列组合成最好的乐曲罢了。我们觉得难,不可思议,在他们看来,不过就是很简单的事情罢了。术业有专攻,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以前,不,应该是现在的教科书有句爱迪生的名言,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话是没错,不过,这句话其实没有说完,教育部门刻意把后半句省略了,而这句话其实后半句才是点睛之笔,而那半句话就是:“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要重要。”
看看,这后半句话才是最主要的话啊,前面那半句不过是铺垫而已,实际上爱迪生说这句话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强调灵感的重要性,并且做事情要坚持但不盲目。
其实,也不能盲目埋怨教育部门擅自更改,去断章取义。如果只看这句话前半句,自然是教育大家要多努力,要发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后天胜先天。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或者在当时的环境下,实际上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要知道,在80年代,改革开放刚起步,大家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大多停留在以前那种战天斗地排除万难一切皆有可能的阶段,且教育也比较僵化,还是填鸭式教育,而当时全国的识字率普遍不高,很多女青年还叫做“识字班”人们对一些有歧义句子的理解力往往不高。教育部门之所以不把后半句一起宣传出来,就是怕很多人误解,认为主观能动力不是主要的。
说句实话,单纯就学习来说,在大多数人智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后天的努力的确是最主要的,毕竟所谓的天才,必须是要到一定高度才能显现出来的,如果你还没有达到那个高度,也就是如果你有天赋,但却不努力,也是白搭,伤仲永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
但,不管如何,有天赋就是有天赋,特别在音乐领域里,天赋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而一个人有没有音乐天赋,往往在一开始就能看出来。
围棋界有一句话,二十岁不成国手,终身无望,其实音乐界也差不多,甚至要更早。
这种天赋怎么看呢?很简单,一般看有没有音乐天赋也不难,无非就是看你能达到音乐三个境界中的哪一个而已。
首先,第一个境界,也就是最简单的,是要看这个人听音准不准,或者说对音乐的感知力,也就是能不能准确的记住乐器弹奏出来的音符。
这是最基本的音乐天赋,如果一个连音都认不准,还谈什么作曲作词,谈什么高深的修养。一般认音不准的人,也多是五音不全的人,这样的人,或许其他方面会很出色,但在音乐的领域么,很难有大的前途,就算是硬学,也顶多是了解点皮毛。达到这个地步,你基本就可以够格是一个音乐人了,起码乐器在你手中已经不是难以企及的东西。
其次,第二个境界,要看对音乐的感悟力或者理解力。
到这个层次的音乐人,对音乐多是一点就透,很快就能掌握里面的内涵,并自己把这种内涵延伸发展,把单调的乐谱变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俗称的能吃透。达到这种地步的人,音符就是他们最熟悉的工具,运用音符就如用筷子或者餐刀吃饭那么简单。他们可以自由的掌握音符,并把乐章表现的感情挖出来再寄托进去演奏出来,而这种人往往就会成为音乐匠。
换句话说,这种人就是能够把前人的出色作品尽可能完美的演绎出来。
再做个简单的比喻,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就等于资深读者,能够把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完美的解读出来。到了这个地步,他们虽然还称不上大师,因为他们还欠缺一点天才创作的灵性,但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了,哪怕他们自己创作不出惊世的作品,至少,他们可以把前人的优秀作品完美的表现出来。
最后,第三个境界,就是看对音乐的创造力。
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可以称为音乐大师了,而他们,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天才。这种人对音乐的感悟超出常人,音乐就等于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任何声音都可以成为他们手下的士兵,他们可以把这些音符组建成一支支充满奇思妙想的军队,在音乐的世界中横冲直撞,去挥洒自己的热情,去创造自己的辉煌。
贝多芬、巴赫、莫扎特那些在音乐殿堂上留下显赫作品的人都是属于这一个层次。
基本上,音乐天赋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上面的三个层次,看似简单,其实却难。当然,这所谓的三个不同层次只不过是大体一说,具体来说还很复杂,能到达哪一个层次,就看他有没有那个天赋了。
如果说音乐的大门就在远方,那么你必须走过去,然后用钥匙开启她。
走路,自然是后天努力,而钥匙,就是你的天赋。
所以说,天才跟凡人,有时候看起来似乎差别很小,但这种很小的差别,却是一条遥远的,很难横越的鸿沟。
比如莫扎特,六岁的时候还没学习乐谱,但听一遍别人弹钢琴就能自己照着弹出来,然后很小的时候就自己作曲,还都是名曲。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却是事实。
因为他是天才,而天才就是让人不可思议的。
致爱丽丝既然是世界名曲,自然是很好听,而且谱子相对简单,按照杨爱玲现在的水平,弹奏这个曲子也没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首曲子虽然简单,但也不是照着谱子弹奏一下就能完全表现出来的,否则也不可能成为经典名曲。
实际上这首曲子的关键是要有很多延伸,特别是要有感情的延伸,但杨爱玲目前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她还无法把感情融入乐曲中,毕竟她还不到那个级别。
其实,弹钢琴或者说玩音乐就跟计算机编程差不多,在前期,大都是枯燥而无聊的技术性东西,根本谈不上什么感情啊,创造啊什么的。
音乐,是由一个个音符组成,最后通过不同发声器表现出来,比如乐器或者人声,都算。不过世界上的音符很多,也很杂乱,所以人类选出了系统而简单的七个常用的音符,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循环变化,逐渐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声音。
计算机语言或者说是机器语言则是1、0数码组成,也就是电路的开跟关,当然1、0这种数码语言人类很难直接运用,所以就通过复杂的程序重新编了一套编程语言,这编程语言类似人类跟机器中间的翻译人员,可以把人类的构想翻译成机器的1、0语言,然后通过不同的电路,也就是计算机外设表现出来。
学习音乐,首先是要熟悉音符音阶等音乐的基本知识,而编程也差不多,先要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两者虽然是不同领域,但说起来的根本都差不多,都是只有把基本技巧都搞明白,搞透了,才能弹得上创作。
就因为如此,所以在音乐领域以及计算机编程领域里,能笑到最后的都是天才。为啥?因为前面的基本知识大家都能学会,最关键的就是后期,也就是纯熟掌握基本技巧之后的创造力,而这种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就是天才跟庸才的最根本区别。
一个天才的音乐人,可能听到风声、雨声甚至偶尔的一个汽车喇叭声,他都能得到灵感,创作出一首惊世的歌曲。因为在他的脑海里,所有的声音都可以变成音符。这在外行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内行都明白这里面的道道。
其实这就跟计算机天才一样。比如那些天才黑客,外人只是听说谁谁谁破了某某系统,觉得深不可测。但他们却不知道,在那些天才编程人员来说,所有的程序就等于音乐家眼中的音符,区别只在怎么排列组合成最好的乐曲罢了。我们觉得难,不可思议,在他们看来,不过就是很简单的事情罢了。术业有专攻,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以前,不,应该是现在的教科书有句爱迪生的名言,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话是没错,不过,这句话其实没有说完,教育部门刻意把后半句省略了,而这句话其实后半句才是点睛之笔,而那半句话就是:“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要重要。”
看看,这后半句话才是最主要的话啊,前面那半句不过是铺垫而已,实际上爱迪生说这句话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强调灵感的重要性,并且做事情要坚持但不盲目。
其实,也不能盲目埋怨教育部门擅自更改,去断章取义。如果只看这句话前半句,自然是教育大家要多努力,要发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后天胜先天。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或者在当时的环境下,实际上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要知道,在80年代,改革开放刚起步,大家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大多停留在以前那种战天斗地排除万难一切皆有可能的阶段,且教育也比较僵化,还是填鸭式教育,而当时全国的识字率普遍不高,很多女青年还叫做“识字班”人们对一些有歧义句子的理解力往往不高。教育部门之所以不把后半句一起宣传出来,就是怕很多人误解,认为主观能动力不是主要的。
说句实话,单纯就学习来说,在大多数人智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后天的努力的确是最主要的,毕竟所谓的天才,必须是要到一定高度才能显现出来的,如果你还没有达到那个高度,也就是如果你有天赋,但却不努力,也是白搭,伤仲永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
但,不管如何,有天赋就是有天赋,特别在音乐领域里,天赋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而一个人有没有音乐天赋,往往在一开始就能看出来。
围棋界有一句话,二十岁不成国手,终身无望,其实音乐界也差不多,甚至要更早。
这种天赋怎么看呢?很简单,一般看有没有音乐天赋也不难,无非就是看你能达到音乐三个境界中的哪一个而已。
首先,第一个境界,也就是最简单的,是要看这个人听音准不准,或者说对音乐的感知力,也就是能不能准确的记住乐器弹奏出来的音符。
这是最基本的音乐天赋,如果一个连音都认不准,还谈什么作曲作词,谈什么高深的修养。一般认音不准的人,也多是五音不全的人,这样的人,或许其他方面会很出色,但在音乐的领域么,很难有大的前途,就算是硬学,也顶多是了解点皮毛。达到这个地步,你基本就可以够格是一个音乐人了,起码乐器在你手中已经不是难以企及的东西。
其次,第二个境界,要看对音乐的感悟力或者理解力。
到这个层次的音乐人,对音乐多是一点就透,很快就能掌握里面的内涵,并自己把这种内涵延伸发展,把单调的乐谱变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俗称的能吃透。达到这种地步的人,音符就是他们最熟悉的工具,运用音符就如用筷子或者餐刀吃饭那么简单。他们可以自由的掌握音符,并把乐章表现的感情挖出来再寄托进去演奏出来,而这种人往往就会成为音乐匠。
换句话说,这种人就是能够把前人的出色作品尽可能完美的演绎出来。
再做个简单的比喻,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就等于资深读者,能够把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完美的解读出来。到了这个地步,他们虽然还称不上大师,因为他们还欠缺一点天才创作的灵性,但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了,哪怕他们自己创作不出惊世的作品,至少,他们可以把前人的优秀作品完美的表现出来。
最后,第三个境界,就是看对音乐的创造力。
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可以称为音乐大师了,而他们,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天才。这种人对音乐的感悟超出常人,音乐就等于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任何声音都可以成为他们手下的士兵,他们可以把这些音符组建成一支支充满奇思妙想的军队,在音乐的世界中横冲直撞,去挥洒自己的热情,去创造自己的辉煌。
贝多芬、巴赫、莫扎特那些在音乐殿堂上留下显赫作品的人都是属于这一个层次。
基本上,音乐天赋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上面的三个层次,看似简单,其实却难。当然,这所谓的三个不同层次只不过是大体一说,具体来说还很复杂,能到达哪一个层次,就看他有没有那个天赋了。
如果说音乐的大门就在远方,那么你必须走过去,然后用钥匙开启她。
走路,自然是后天努力,而钥匙,就是你的天赋。
所以说,天才跟凡人,有时候看起来似乎差别很小,但这种很小的差别,却是一条遥远的,很难横越的鸿沟。
比如莫扎特,六岁的时候还没学习乐谱,但听一遍别人弹钢琴就能自己照着弹出来,然后很小的时候就自己作曲,还都是名曲。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却是事实。
因为他是天才,而天才就是让人不可思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