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不着门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有一道18分的题,阅读一篇题目为门的文章后完成四个小题。这道题在阅卷人员中间几乎成了今年缺乏热点的语文试题中惟一的热点。不但阅卷领导小组事前为研究此题的给分原则大伤脑筋,而且在具体阅卷过程中也由于“出格”答案的层出不穷而引起一些讨论和“花絮”我想,简单分析一下该题的出、答、阅之间的“互动”对今后的现代文阅读考试,或许不乏意义。
门是一篇美国作家克莫利所写的哲理散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以文学性语言抒发比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比较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从具体事物入手借题发挥,所欲表达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强的个人性和主观性,并且大多不一定直说出来,而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想象,甚至作者自身也不一定能说得清那个哲理,他只是感觉到并指出了“此中有真意”而已,你若当真向他追问,他则可能“欲辩已无言”了。
门就是这样一篇文章。从阅读的角度说,这是一篇轻松有趣,形象感和哲理度均把握得很到位的“美文”虽然稍有点故弄玄虚,但基本上平和自如,没有明显的败笔,在西方社会中,很适合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人士的“高级精神消遣”但是,将这样一篇最适宜于“欣赏”的文章,而且是译文,用来考察学生对现代汉语白话文的阅读水平,是不是合适,恐怕有待思索和商榷。
这道题目的四个小题,都包含着“根据文意”的要求。然而问题恰恰出在“什么是文意”?有过类似写作经验的人会明白,我们写作这样的“机巧型”文章时,不一定有确定的文意。有时候只是围绕一个有趣的话题卖力地“抖机灵”但并没有什么“中心思想”好像我们遇见一个美女,不自觉地跟她东拉西扯,但并不一定有什么“明确的想法”况且在写作过程中已有的“文意”还会不断发散和改变。试题删去了原文的一些段落和句子,居然不大影响文章的完整性,就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试题参考答案所理解的文意可能是比较接近“真理”或者说比较准确的。但是这既缺乏可以清晰展示的证明,又无法排除其他“平行真理”的存在。比如21题所问开门和关门的含意,在原文中就存在着扩散性,考生可以在好几个自然段中得到启示。能够答出“标准答案”的,只能说是具有普通鉴赏力的学生,而真正经常阅读文学作品的“才子考生”可能会想得更远,他们不会相信“标准答案”会是那么“弱智”23题要求的文字表述,几乎就没有得满6分的。关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考生完全可能从“一起”或者“牧放”展开思路,由“一起”便会联想到“单独”由“牧放”便会联想到“约束”而这两个词恰恰是翻译所造成的。所以一定要有“独立天地”、“独立空间”、“隐秘需求”字样才算对,可能恰恰是对“文意”的窄化。24题的五段话,几乎每个选择都可以“狡辩”一番。a中说的“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是可以从原文中嗅出些微味道的,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翻译这篇文章,编者完全可能提醒读者注意这一点。b当然是对的,因为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c则不一定对,首先“聪明人”开门时不一定“总是”谦逊和容忍的,其次即使面对水龙头和女厨那样的事情,他也不一定谦逊和容忍。这句话与下文的“内在联系”(也是昏昏昭昭的一个概念)倒可能更多些。d中说的“不同层面”也是不能否定的,当然这一段说的不完全是“层面”但“侍者”、“书商”、“小贩”、“仆役”、“大人物”、“牙医”、“女助手”、“护士”代表和暗示的正是“层面”在这里“层面”是与“场景”和“方式”共存共生的。e的观点也不能说不对,因为“畏惧”和“悲伤”都是感觉和体验,不一定要出现在字面上,读者非要那样理解,专家也无可奈何。
这样,就给我们阅卷者造成了被动。我们为了保证高考的公平原则,必须制订强行的可操作的评分标准。这必然是一个选择“庸人”的标准,它在淘汰差劣的同时也无情地淘汰了精英。笔者本人高中时代是全省的语文尖子,高二以后的语文课基本不听(配合老师教学观摩除外),以我当年的语文水平来做这道题,自忖只能得1012分,即刚刚及格。这次阅卷中经手8000多份考卷,该题得了满分18分和17分的,加起来竟不到千分之一。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有相当多的考生空白不答,可以想见当时他们“摸不着门”的茫然心境。而答对的考生也大多是蒙对了那几个关键词,整体理解并不见佳。
本人当过几年高中语文教师,也曾在多所高考辅导班讲课押题,近年参与过出题和编写教材等一系列关于高考语文改革的活动,我很理解出题者的意图是想突出试题的文学性和灵活性,这一出发点无疑是值得鼓励和坚持的,也看得出他们对文章颇下了一番研讨功夫。但高考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出题者与阅卷者必须互相照应。从出题的角度必须想到答案的丰富性和阅卷的可操纵性,要经过反复的自我问答和自我刁难。我的意见是,这样的文章不是不可以出题,但话题就应活出,而不能捧着活生生的蒙娜丽莎画像,却出“蒙娜丽莎的左手美还是右手美”一类的题目。门这样的文章可以出成发散性的题目,否则就应更换其他文章,比如钱钟书的窗,要胜过此文十倍。其实汉语文学中优秀的哲理散文俯拾即是,这篇门在西方号称名作,翻译成汉语后,感觉并不太出色。中国人对“门”的理解要比这深刻得多。试出一个以“门”为题的征文,全国的中学生能够写到这个水平的,我肯定不下一百。我自己教过的学生,就有三五个达到这一水准的。
另外谈一句题外话,这篇门的格调和叙述视角都是属于城市中产阶级的,他们需要水管工、女厨、牙医,他们标榜孤独、隐秘、悲伤。我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说这对广大的农村考生是否会造成某种不公平。他们阅读这样的文字,比起那些经常接触轻松刊物、关注隐私问题、甚至家有女厨的城市考生来,无疑是要困难一些的。如何在高考中弥补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也是今后需要深思的课题之一。
我对今年语文试卷的整体格局没有大的意见,只是根据阅卷时的感受,略谈一点酷暑中的昏见。站着说话不腰疼,摸不着门也不一定就是门安错了,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2001/7/16毛主席畅游长江35周年)
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有一道18分的题,阅读一篇题目为门的文章后完成四个小题。这道题在阅卷人员中间几乎成了今年缺乏热点的语文试题中惟一的热点。不但阅卷领导小组事前为研究此题的给分原则大伤脑筋,而且在具体阅卷过程中也由于“出格”答案的层出不穷而引起一些讨论和“花絮”我想,简单分析一下该题的出、答、阅之间的“互动”对今后的现代文阅读考试,或许不乏意义。
门是一篇美国作家克莫利所写的哲理散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以文学性语言抒发比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比较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从具体事物入手借题发挥,所欲表达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强的个人性和主观性,并且大多不一定直说出来,而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想象,甚至作者自身也不一定能说得清那个哲理,他只是感觉到并指出了“此中有真意”而已,你若当真向他追问,他则可能“欲辩已无言”了。
门就是这样一篇文章。从阅读的角度说,这是一篇轻松有趣,形象感和哲理度均把握得很到位的“美文”虽然稍有点故弄玄虚,但基本上平和自如,没有明显的败笔,在西方社会中,很适合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人士的“高级精神消遣”但是,将这样一篇最适宜于“欣赏”的文章,而且是译文,用来考察学生对现代汉语白话文的阅读水平,是不是合适,恐怕有待思索和商榷。
这道题目的四个小题,都包含着“根据文意”的要求。然而问题恰恰出在“什么是文意”?有过类似写作经验的人会明白,我们写作这样的“机巧型”文章时,不一定有确定的文意。有时候只是围绕一个有趣的话题卖力地“抖机灵”但并没有什么“中心思想”好像我们遇见一个美女,不自觉地跟她东拉西扯,但并不一定有什么“明确的想法”况且在写作过程中已有的“文意”还会不断发散和改变。试题删去了原文的一些段落和句子,居然不大影响文章的完整性,就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试题参考答案所理解的文意可能是比较接近“真理”或者说比较准确的。但是这既缺乏可以清晰展示的证明,又无法排除其他“平行真理”的存在。比如21题所问开门和关门的含意,在原文中就存在着扩散性,考生可以在好几个自然段中得到启示。能够答出“标准答案”的,只能说是具有普通鉴赏力的学生,而真正经常阅读文学作品的“才子考生”可能会想得更远,他们不会相信“标准答案”会是那么“弱智”23题要求的文字表述,几乎就没有得满6分的。关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考生完全可能从“一起”或者“牧放”展开思路,由“一起”便会联想到“单独”由“牧放”便会联想到“约束”而这两个词恰恰是翻译所造成的。所以一定要有“独立天地”、“独立空间”、“隐秘需求”字样才算对,可能恰恰是对“文意”的窄化。24题的五段话,几乎每个选择都可以“狡辩”一番。a中说的“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是可以从原文中嗅出些微味道的,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翻译这篇文章,编者完全可能提醒读者注意这一点。b当然是对的,因为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c则不一定对,首先“聪明人”开门时不一定“总是”谦逊和容忍的,其次即使面对水龙头和女厨那样的事情,他也不一定谦逊和容忍。这句话与下文的“内在联系”(也是昏昏昭昭的一个概念)倒可能更多些。d中说的“不同层面”也是不能否定的,当然这一段说的不完全是“层面”但“侍者”、“书商”、“小贩”、“仆役”、“大人物”、“牙医”、“女助手”、“护士”代表和暗示的正是“层面”在这里“层面”是与“场景”和“方式”共存共生的。e的观点也不能说不对,因为“畏惧”和“悲伤”都是感觉和体验,不一定要出现在字面上,读者非要那样理解,专家也无可奈何。
这样,就给我们阅卷者造成了被动。我们为了保证高考的公平原则,必须制订强行的可操作的评分标准。这必然是一个选择“庸人”的标准,它在淘汰差劣的同时也无情地淘汰了精英。笔者本人高中时代是全省的语文尖子,高二以后的语文课基本不听(配合老师教学观摩除外),以我当年的语文水平来做这道题,自忖只能得1012分,即刚刚及格。这次阅卷中经手8000多份考卷,该题得了满分18分和17分的,加起来竟不到千分之一。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有相当多的考生空白不答,可以想见当时他们“摸不着门”的茫然心境。而答对的考生也大多是蒙对了那几个关键词,整体理解并不见佳。
本人当过几年高中语文教师,也曾在多所高考辅导班讲课押题,近年参与过出题和编写教材等一系列关于高考语文改革的活动,我很理解出题者的意图是想突出试题的文学性和灵活性,这一出发点无疑是值得鼓励和坚持的,也看得出他们对文章颇下了一番研讨功夫。但高考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出题者与阅卷者必须互相照应。从出题的角度必须想到答案的丰富性和阅卷的可操纵性,要经过反复的自我问答和自我刁难。我的意见是,这样的文章不是不可以出题,但话题就应活出,而不能捧着活生生的蒙娜丽莎画像,却出“蒙娜丽莎的左手美还是右手美”一类的题目。门这样的文章可以出成发散性的题目,否则就应更换其他文章,比如钱钟书的窗,要胜过此文十倍。其实汉语文学中优秀的哲理散文俯拾即是,这篇门在西方号称名作,翻译成汉语后,感觉并不太出色。中国人对“门”的理解要比这深刻得多。试出一个以“门”为题的征文,全国的中学生能够写到这个水平的,我肯定不下一百。我自己教过的学生,就有三五个达到这一水准的。
另外谈一句题外话,这篇门的格调和叙述视角都是属于城市中产阶级的,他们需要水管工、女厨、牙医,他们标榜孤独、隐秘、悲伤。我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说这对广大的农村考生是否会造成某种不公平。他们阅读这样的文字,比起那些经常接触轻松刊物、关注隐私问题、甚至家有女厨的城市考生来,无疑是要困难一些的。如何在高考中弥补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也是今后需要深思的课题之一。
我对今年语文试卷的整体格局没有大的意见,只是根据阅卷时的感受,略谈一点酷暑中的昏见。站着说话不腰疼,摸不着门也不一定就是门安错了,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2001/7/16毛主席畅游长江3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