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我们没人写讲稿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周洋的“感谢门”事件,过去好些日子了。如今媒体传播神速,上午的新闻,下午就成掌故。今天还来说“感谢门”显得太不潮了。就说这“潮”字,也不知能流行几天。说不定文章还未见报,网上早流行新词儿了。所以“感谢门”似乎应该快快忘掉。有人是希望我们忘记这件事的,因为随后就有声音传出来说那是报道失实。可事有不巧,周洋偏有制造新闻的天才,马上又有她替父母要工作的报道。我敢打赌,周洋自己是不想造新闻的。
不好的新闻大凡涉及官员,总会有人出来澄清所谓真相。那么,我们不妨做回良民,诚心相信官方的辟谣。周洋“感谢门”事件并未发生,周洋也没有替父母要工作。但是,这两则新闻仍广为流传,仍被人们当回事在评说。如此看来,周洋的“感谢门”、“父母工作门”就有恒久意义了。我们不必再追究事件的真实性,就当它是民间文学。文学比新闻更有生命,我们谈论起来愈加理直气壮。
我想说的另外两件真事,因为时间过去很久,也都成民间文学了。
一件:某省有位领导下乡视察,握着村支部书记的手大加赞赏。村支书非常感动,连说三声:感谢领导吹捧!领导大笑,随从亦大笑,一时引为趣谈。领导在这里是宽厚的,他体谅村支书文化低。村支书其实是说了错话,他本想说感谢领导表扬。但他的错话有喜剧效果,反倒显出农民的质朴可爱,又衬托了领导的平易近人。领导便不怪罪,说明年再去看他。假设周洋说了这种错话,绝对不会有领导批评。领导会拍拍周洋的肩膀说:小周挺可爱的!
二件:曾有官员在老首长追悼会上,看着稿子念:一鞠躬!再看看稿子:再鞠躬;再看看稿子:三鞠躬!我听着犯迷糊,心想这不就是一二三吗?一二三都分不清,也要让秘书写好呀!秘书写好也就罢了,何必拿出来照念呢?当然,官员念得字正腔圆,一个字都没有错。照着稿子讲话,总是很正确的。假设有人给周洋起草了稿子,她也绝对不会讲错话。领导会拍拍周洋的肩膀说:小周挺成熟的!
可是,村支书的喜剧是可遇不可求的,周洋没有天赋时刻演小品。周洋是普通老百姓,也没人给她起草讲稿。有人写讲稿的,可以不讲自己的话。没人写讲稿的,只好讲自己的话。偏偏讲自己的话有危险,那就难煞人了。我说这事其实很好办,官讲官话,民讲民话,井水不犯河水。官员讲了那么多空话、大话、套话、假话,老百姓都不太过问。老百姓讲讲真话,官员就要批评,未免太不公平。
我们是否需随身带个本子,开口之前先打草稿?或者,官方增设“说话管理局”立下详细规款若干,老百姓开口之前先翻书?类似办法,前人是做过的。明代多文字狱,朝廷曾为省事,制定贺表格式,正文统一拟定。逢朝廷有喜事大事需进贺表,各官只要具名落款即可,省得再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类惹得朱元璋动杀机的反语。朝廷这办法简直太人性了,可以因说话正确少砍很多脑袋。然而,前人也只管官员如何说话,老百姓的嘴巴却也不太去管。敝乡民间称呼朱元璋,一直叫他朱光癞子,此习流传至今。
中国虽无感恩节,感恩却是国粹。两百八十多年前,雍正皇帝惩治权臣年羹尧,削其川陕总督之职,补放杭州将军。只因年羹尧未在奏折中谢恩,雍正皇帝便雷霆大怒,谕:年羹尧“只将接任日期具奏,并不谢恩,有悖臣道。著革退杭州将军,授为闲散京章,在杭州效力行走!”周洋同古人相比,应该算是幸运的。不然,周洋的遭遇至少是没收金牌。
也常听有“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之说,但那都是六十多年前的事。近六十年来,只能是欣欣向荣。中国古代的皇朝,哪怕自命太平盛世,都承认民间有疾苦。有了这种共识,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便不是反语。周洋大概记错了时代,居然说自己父母没有工作。
当今官员未必都不关心群众生活,那得看什么时候。逢年过节了,官员会下去送温暖。周洋父母若是幸运,街道干部会提前告诉他们:明天有领导来慰问你,想好几句感谢的话吧。第二天,领导会当着电视镜头,塞给周洋父母两百块钱。记者会问:你们有什么感想?周洋父母对着电视镜头,除了千恩万谢还能有什么话说呢?
周洋的“感谢门”事件,过去好些日子了。如今媒体传播神速,上午的新闻,下午就成掌故。今天还来说“感谢门”显得太不潮了。就说这“潮”字,也不知能流行几天。说不定文章还未见报,网上早流行新词儿了。所以“感谢门”似乎应该快快忘掉。有人是希望我们忘记这件事的,因为随后就有声音传出来说那是报道失实。可事有不巧,周洋偏有制造新闻的天才,马上又有她替父母要工作的报道。我敢打赌,周洋自己是不想造新闻的。
不好的新闻大凡涉及官员,总会有人出来澄清所谓真相。那么,我们不妨做回良民,诚心相信官方的辟谣。周洋“感谢门”事件并未发生,周洋也没有替父母要工作。但是,这两则新闻仍广为流传,仍被人们当回事在评说。如此看来,周洋的“感谢门”、“父母工作门”就有恒久意义了。我们不必再追究事件的真实性,就当它是民间文学。文学比新闻更有生命,我们谈论起来愈加理直气壮。
我想说的另外两件真事,因为时间过去很久,也都成民间文学了。
一件:某省有位领导下乡视察,握着村支部书记的手大加赞赏。村支书非常感动,连说三声:感谢领导吹捧!领导大笑,随从亦大笑,一时引为趣谈。领导在这里是宽厚的,他体谅村支书文化低。村支书其实是说了错话,他本想说感谢领导表扬。但他的错话有喜剧效果,反倒显出农民的质朴可爱,又衬托了领导的平易近人。领导便不怪罪,说明年再去看他。假设周洋说了这种错话,绝对不会有领导批评。领导会拍拍周洋的肩膀说:小周挺可爱的!
二件:曾有官员在老首长追悼会上,看着稿子念:一鞠躬!再看看稿子:再鞠躬;再看看稿子:三鞠躬!我听着犯迷糊,心想这不就是一二三吗?一二三都分不清,也要让秘书写好呀!秘书写好也就罢了,何必拿出来照念呢?当然,官员念得字正腔圆,一个字都没有错。照着稿子讲话,总是很正确的。假设有人给周洋起草了稿子,她也绝对不会讲错话。领导会拍拍周洋的肩膀说:小周挺成熟的!
可是,村支书的喜剧是可遇不可求的,周洋没有天赋时刻演小品。周洋是普通老百姓,也没人给她起草讲稿。有人写讲稿的,可以不讲自己的话。没人写讲稿的,只好讲自己的话。偏偏讲自己的话有危险,那就难煞人了。我说这事其实很好办,官讲官话,民讲民话,井水不犯河水。官员讲了那么多空话、大话、套话、假话,老百姓都不太过问。老百姓讲讲真话,官员就要批评,未免太不公平。
我们是否需随身带个本子,开口之前先打草稿?或者,官方增设“说话管理局”立下详细规款若干,老百姓开口之前先翻书?类似办法,前人是做过的。明代多文字狱,朝廷曾为省事,制定贺表格式,正文统一拟定。逢朝廷有喜事大事需进贺表,各官只要具名落款即可,省得再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类惹得朱元璋动杀机的反语。朝廷这办法简直太人性了,可以因说话正确少砍很多脑袋。然而,前人也只管官员如何说话,老百姓的嘴巴却也不太去管。敝乡民间称呼朱元璋,一直叫他朱光癞子,此习流传至今。
中国虽无感恩节,感恩却是国粹。两百八十多年前,雍正皇帝惩治权臣年羹尧,削其川陕总督之职,补放杭州将军。只因年羹尧未在奏折中谢恩,雍正皇帝便雷霆大怒,谕:年羹尧“只将接任日期具奏,并不谢恩,有悖臣道。著革退杭州将军,授为闲散京章,在杭州效力行走!”周洋同古人相比,应该算是幸运的。不然,周洋的遭遇至少是没收金牌。
也常听有“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之说,但那都是六十多年前的事。近六十年来,只能是欣欣向荣。中国古代的皇朝,哪怕自命太平盛世,都承认民间有疾苦。有了这种共识,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便不是反语。周洋大概记错了时代,居然说自己父母没有工作。
当今官员未必都不关心群众生活,那得看什么时候。逢年过节了,官员会下去送温暖。周洋父母若是幸运,街道干部会提前告诉他们:明天有领导来慰问你,想好几句感谢的话吧。第二天,领导会当着电视镜头,塞给周洋父母两百块钱。记者会问:你们有什么感想?周洋父母对着电视镜头,除了千恩万谢还能有什么话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