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百五十八章 统计局
皇帝赵顼犹疑的说道:“爱卿未免太过小心了!”
“小心能够驶得万年船!圣上,臣知道御案之上关于臣囤积粮食意图不轨的奏章已经堆积成山,但臣还是不能放弃,臣心中总有种不是很好的预感——大灾很可能就会在近两三年之间发生,也许是水灾、也许是旱灾,不过无论是什么灾害,一旦危及京畿重地那都会变成一场灾难,臣私下揣测即便是王相也不愿意在变法的关键时刻出来一场灾害来搅局,这样仅仅是天下人的唾沫也足以使变法夭折!”
治平二年的那场大雨,虽然皇帝赵顼那个时候还是皇太子,但却清楚的看到了王静辉在那场灾害当中近乎完美的表现,对于驸马“能掐会算”的本事印象极为深刻,不过他也知道王静辉并不是每次都很“灵”的,至少这几年当中驸马便没有对灾害发出过任何预警,这让皇帝赵顼心中既感到有些十分可惜又同时松了一口气。不过现在王静辉又如几年前那样非常肯定灾害将会降临大宋,这不得不让他又回想起往事,心中也变得十分警觉起来。
对于治平二年的那件事,王静辉心中还是认为自己出了晕着的,不过好在有“神人诸葛亮”在前,自己遮掩的又好才不至于给自己召来麻烦。不过让北宋最受打击的大旱灾再有两年就要来了,他也不想再沿袭几年前的那种方式来对付旱灾,现在正好是给皇帝赵顼打预防针的时候,毕竟这几年大宋大灾小灾不断,出来一次大旱灾也没有什么,王静辉正好以此为借口进行布局。
“爱卿可有何对策?!”
“这种事情只是臣担心所致,不到变成现实的时候,连臣自己也不能够肯定,所以预防灾害一定要隐秘执行,不然会给人以口实,对大宋不利!”王静辉说到这里的时候抬头向四周看了看,周围的宦官离他们最近的也有二十步远,是不可能听到他和皇帝的谈话的,这也要归功皇帝赵顼一直很在意自己和驸马相处时候谈话的私密性——谁也不能肯定这个年轻的驸马嘴里面会不会说出一些极为机密的事情,所以每次谈话的时候他都是把内侍支的远远的。
“除了在各地囤积粮食之外,臣也做了一些安排——现在沈括主持的汴河疏浚工程马上要开工了,若无意外的话,汴河工程完工后不仅仅是提高了运力和淤田万顷,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汴河抵抗大水的能力,若是黄河有事也可抵挡一番。不过这还不是很保险,去年在京东东西两路使用战俘修建了胶县到汴都开封的驿道,胶县是个优良的港口,若是水灾规模大的话,汴河一旦不能够向京师运送物资,便可以让南方的物资在楚州的阜阳、盐城装船走海路直奔胶县,然后走陆路同样也可以到汴都!”
“爱卿这样做是不是有些麻烦了?!”
“太祖皇帝曾说汴都开封有五条玉带,指的便是经过汴都的运河,其中又以汴河最为重要,南方的赋税和生活物资都是要从汴河走的,一旦发生不测导致运河系统瘫痪,那便是非常要命的事情。臣这样设计走海路转陆路相结合,便是为了内河漕运再做上一层保险,凭借大宋皇家海运的实力,在短时间内便可以聚集足够多的船来转运货物,就算发生了大水灾圣上也不用担心南北物资交流会出现什么问题!”
“不仅仅要对运河的安全加强,黄河堤防更是重中之重!臣打算对于一些险要的皇帝堤防全面以水泥巨石来筑坝,以提高其安全程度,就算水灾一起,汴都开封也不会直接面临黄河的威胁!”
“爱卿对此已经想过很长时间,花费不小吧!”在皇帝赵顼的眼中,经过王静辉这么一折腾,汴都开封简直就是固若金汤,心中也就安定下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臣不敢以私下之测度子无须有之事而劳烦圣上和诸位大臣,就先按照自己的想法慢慢的去布局,这些工程看起来都是需要花很多的钱,但实际上其主要的劳动力都是党项俘虏,更重要的是这些俘虏都是体格健壮,干起活来比之我大宋百姓更加有效率。至于工程花费,臣尽可能的将大宋商人带入进来进行控股操作,不仅足够工程所用,还有丰厚的利润回报!”
“呵呵,爱卿真乃当世陶朱公!”
“圣上,虽然朝廷财政在持续好转,但能省还是要省一些的好,毕竟王相变法所需不在少数。不过臣想建议圣上能够成立一个机构!”
“哦?爱卿想要做什么?”
“广惠仓和常平仓关乎朝廷社稷安危,在地方上难免会被地方官所‘惦记’,臣想请圣上专门成立一个机构来负责常年往来各地对全国各地的广惠仓和常平仓进行核查,以免官员不肖累及朝廷!”王静辉说道。常平仓他管不着,但仅仅是一个广惠仓王静辉已经多次向朝廷进言严加审核,严禁地方官吏挪用广惠仓,不过效果非常不好,要不然韩琦在河北的时候,发生一次旱灾就搞得韩老头儿焦头烂额,要不是王静辉及时送粮给他,韩琦这乐子可就大了。
王静辉不能够忍受贪官污吏把爪子伸向广惠仓,这是朝廷用来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用来赈济百姓的,若是有任何亏空,那都是人命!中国和国外不同,千百年来都是依靠其自身品德来约束,事实上正是因为缺乏非常有震慑力的监管措施,才会出现一个又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大贪官,直到千年以后的中国也是如此。
王静辉想到的便是后世的“国家纪检委”和“国家统计局”,不过他还是非常知趣的将“国家纪检委”的想法收了回去,这是非常要命的机构,别的不说,就是政事堂中的那些权贵们有几个是屁股干净的,这么一个机构就算皇帝赵顼应允成立了,但打击面太大,搞不好那些昨天还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官员,今天就要变成仇敌了,那自己可真的成为全民公敌了。
相比之下“国家统计局”的想法倒是更容易被宋朝统治高层所接受,而且这个机构主要核查的对象是广惠仓,若是皇帝赵顼高兴的话,王静辉并不反对把常平仓也纳入这个核查体系。当然这样的“大宋统计局”在成立之初想要指望它来彻底改变现在糟糕的局面是不大现实的。
“慢慢成长”——王静辉可是深得其中三味,眼前大宋参谋部就给他上了一个很好的一课,几年来郭逵的参谋部简直就是空壳,就连王静辉自己都在考虑是不是以前自己的设想有问题,但去年的一场宋夏战争却给了参谋部一个至关重要的机会,仅仅几个月来便有大量有着作战经验的武将充实到参谋部中去,转眼见参谋部咸鱼翻身成为皇帝赵顼所青睐的部门。尽管枢密使还是个文人,但好歹枢密院中真正打过仗的军人比例在提升。
有了大宋参谋部的例子在那里摆着,王静辉心中就安定了许多——他不需要新的机构能够立刻发挥作用,其本身存在更为重要——这样一个监察机构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儒家治国思想的一种打击!
“爱卿,这个机构恐怕是有些多余了,难道兰台和检察御史不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吗?!”皇帝赵顼皱着眉头说道。
“监察御史不通术数,干这样翻账本的活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勉强了,此事又十分重大,决不可轻易马虎!常平仓事关圣上今后对西夏和辽国人的军事行动,广惠仓关系到受灾百姓的生计,两者都不可轻谩,各地官员多有不肖者挪用,几个监察御史又不会查账,就算到了那里也是被底层官员所蒙骗。臣所建议成立的这个机构将如同参谋部一般为常设机构,除了每年分两次的固定对全国两仓进行统计检查之外,还要在平时不定期的进行监察,这样才能够保证广惠仓与常平仓不被底层官员所挪用!”
王静辉这段话倒是说进皇帝赵顼的心里去了——他要对付党项和契丹,这就需要打仗,打仗主要粮草供应便是由常平仓所提供的,若是被底下的官员给糊弄了,不仅自己的面子丢尽,连仗也不用打了!
“爱卿可回去先写个札子,改日交给朕来批阅,若是得当的话就交由中书省来审核通过!”皇帝赵顼对于自己的钱袋子看得还是非常重的,自己接手这个庞大的帝国以来,虽然财政状况已经改善了许多,但皇帝赵顼还是以身作则大幅度削减皇室用度,尤其是他本人的花费已经到了历代宋朝皇帝的最低限度了。
这一切王静辉都看在眼中,凭良心他还是非常欣赏皇帝赵顼的,尽管历史上给这个“变法皇帝”的评价并不是很高,放在他那个时空中,人们也许知道王安石、苏轼、司马光,但却很少有人能够说出这个宋朝皇帝的名字的。不过王静辉在这个年轻皇帝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大宋中兴的希望,若是大宋能够成功的迈过这十几年的变法阶段的话,那毫无疑问一个比汉唐更加强大的汉人帝国将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他比汉唐更加开放、军事更加强大、经济百倍于汉唐,有这样一个大帝国很难想象后世还会不会有蒙古人横扫天下的场景出现,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也会因此而被改写!
深夜王静辉向皇帝赵顼告辞了,这次谈话他收获的太多了,不仅仅是解决了望远镜在天文上的应用问题,更令他意识到自己对皇帝赵顼来说还是不够透明——自己以往所做的事情确实很少顾虑到后果,只是凭着自己的知觉去做,这中间犯下了许多重大的错误,正是因为皇帝赵顼对自己的包容与信任才得以度过难关。放在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身上,都不会容忍自己会储备了如此多的粮食,皇帝赵顼愣是顶住了御史台的压力对自己没有询问过,放到今天才开口,这份宠信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不过这也让王静辉感到自己的不成熟。皇帝不可能护着自己一辈子,他以后还要做更多的事情,不能给皇帝一个“驸马是麻烦”的印象,宦海诡异,自己这只菜鸟要学习的事情还有很多……
沈括没有几天便出任司天监,幸好宋朝将晚唐的官职制度继承下来,官、职、差遣分离,沈括才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汴河疏浚工程上,正月二十五他便开始进行工程规划,带着王静辉给他的华英书院几乎二分之一的术数科学生出发进行实地勘测了。
对于高荣强,在王静辉的推荐下他进入了司天监暂时先做了一个七品主簿,不过王静辉并没有安排他常驻司天监,以高荣强的性格估计很难在司天监那个比较复杂的地方立足,况且他的长处也不是现在能够在司天监所发挥的了的——王静辉同样请旨在汴都开封城外二十里的山上建立观天台——虽然不像后世一样有电灯等光线干扰这么厉害,但汴都开封的灯火是一直点燃到天亮的,这十分不利于设在城中观天台观测星象,王静辉希望有个更好的地点来提供给司天监,便上书在城外建立观天台,而原本在翰林院的观天台则被废除!
没有人知道这其中的含义,但皇帝赵顼和驸马王静辉心中却是明白的很,司天监将会离开翰林院,当王静辉上书的时候尽管所有的人都认为这道札子有些儿戏,但皇帝赵顼立刻便意识到王静辉要进一步削弱司天监的政治势力,所以二话没说便批准了这道札子。
相对于司天监即将外迁,更令人瞩目的便是“大宋统计局”正式挂牌成立。司马光对王静辉上书成立大宋统计局的札子破天荒的没有任何意见,不仅仅是司马光,整个政事堂的几位相公都对此事保持了沉默。大宋统计局的工作很简单,就是针对广惠仓进行不间断的核查,以保证广惠仓的储备时刻保持在一个安全的水平上,统计局人员构成也非常清晰——全部都是去年上榜的进士构成,当然这些进士到现在为止只有少数人能够对数学稍微精通些,他们还有技术支持——华英书院中的会计科学生来帮助他们,不过这也开了大宋管制体系中的先河——日后就任统计局的人首先要视其工作需要先进入华英书院会计科学习半年到两年不等!
王静辉制定了极为严格的章程,细致到统计局内部人员需要每隔三四年就必须进行大轮换,从提举到底下的主簿全部要更换掉换新人,以防背在这个机构中待久了会产生腐败现象。
大宋统计局的构想到章程都是驸马一人所定,所以在皇帝批复后,王静辉就成为大宋统计局第一任提举,而统计局不在六部之内,直接受皇帝和中书省政事堂的领导。更重要的是统计局章程中第一条便是统计局只有搜集证据、查账的权力,却没有审问、定罪的权力——这份权力在开封府知府手中。王静辉是怕现在的统计局日后变成了克格勃,那玩笑可就开大了,国家安全自会有另外一套系统来保证,他只想将统计局变成自己手中的一把刀,斩断胆敢打广惠仓主意的地方官吏的黑手。
尽管大宋统计局才刚刚诞生,一切都是初始阶段,甚至连内部的人还没有闹清楚自己的职责是什么,但王静辉在第二天的晚上将统计局的成员都召集起来,连夜出城上船直奔京东西路,还没有等徐州的知府明白过什么味的时候,一大摞被统计局的会计查处问题的账簿全部摆在徐州知府刘靖宇面前。
这是大宋统计局成立以来第一次就这么干脆利落的查到了蛀虫,其速度之快让皇帝赵顼为之有些炸舌,但看到知开封府的韩维和王静辉的分别上书之后,气得在政事堂的会议上当场就拍了桌子——尽管朝廷三令五申要保证广惠仓不被挪用,但徐州的广惠仓有一半的账目不知所云,仅从账本上的记录就如此不过关,后面核查仓储实数的官员是韩维带队的——这是第一起被统计局所查出来的贪污案件,皇帝赵顼非常重视,直接派韩维亲自去核查,返回来的札子更令皇帝赵顼失望到极点——仓储的二分之一被挪作他用,最要命的是有四分之一粮食到最后根本不知所踪了!不过这个徐州知州大人刘靖宇有个弟弟经营粮店,洪州老家有良田千亩……
今天戒念发烧了,提前把存货贡献出来,努力更新中……
第二百五十八章 统计局
皇帝赵顼犹疑的说道:“爱卿未免太过小心了!”
“小心能够驶得万年船!圣上,臣知道御案之上关于臣囤积粮食意图不轨的奏章已经堆积成山,但臣还是不能放弃,臣心中总有种不是很好的预感——大灾很可能就会在近两三年之间发生,也许是水灾、也许是旱灾,不过无论是什么灾害,一旦危及京畿重地那都会变成一场灾难,臣私下揣测即便是王相也不愿意在变法的关键时刻出来一场灾害来搅局,这样仅仅是天下人的唾沫也足以使变法夭折!”
治平二年的那场大雨,虽然皇帝赵顼那个时候还是皇太子,但却清楚的看到了王静辉在那场灾害当中近乎完美的表现,对于驸马“能掐会算”的本事印象极为深刻,不过他也知道王静辉并不是每次都很“灵”的,至少这几年当中驸马便没有对灾害发出过任何预警,这让皇帝赵顼心中既感到有些十分可惜又同时松了一口气。不过现在王静辉又如几年前那样非常肯定灾害将会降临大宋,这不得不让他又回想起往事,心中也变得十分警觉起来。
对于治平二年的那件事,王静辉心中还是认为自己出了晕着的,不过好在有“神人诸葛亮”在前,自己遮掩的又好才不至于给自己召来麻烦。不过让北宋最受打击的大旱灾再有两年就要来了,他也不想再沿袭几年前的那种方式来对付旱灾,现在正好是给皇帝赵顼打预防针的时候,毕竟这几年大宋大灾小灾不断,出来一次大旱灾也没有什么,王静辉正好以此为借口进行布局。
“爱卿可有何对策?!”
“这种事情只是臣担心所致,不到变成现实的时候,连臣自己也不能够肯定,所以预防灾害一定要隐秘执行,不然会给人以口实,对大宋不利!”王静辉说到这里的时候抬头向四周看了看,周围的宦官离他们最近的也有二十步远,是不可能听到他和皇帝的谈话的,这也要归功皇帝赵顼一直很在意自己和驸马相处时候谈话的私密性——谁也不能肯定这个年轻的驸马嘴里面会不会说出一些极为机密的事情,所以每次谈话的时候他都是把内侍支的远远的。
“除了在各地囤积粮食之外,臣也做了一些安排——现在沈括主持的汴河疏浚工程马上要开工了,若无意外的话,汴河工程完工后不仅仅是提高了运力和淤田万顷,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汴河抵抗大水的能力,若是黄河有事也可抵挡一番。不过这还不是很保险,去年在京东东西两路使用战俘修建了胶县到汴都开封的驿道,胶县是个优良的港口,若是水灾规模大的话,汴河一旦不能够向京师运送物资,便可以让南方的物资在楚州的阜阳、盐城装船走海路直奔胶县,然后走陆路同样也可以到汴都!”
“爱卿这样做是不是有些麻烦了?!”
“太祖皇帝曾说汴都开封有五条玉带,指的便是经过汴都的运河,其中又以汴河最为重要,南方的赋税和生活物资都是要从汴河走的,一旦发生不测导致运河系统瘫痪,那便是非常要命的事情。臣这样设计走海路转陆路相结合,便是为了内河漕运再做上一层保险,凭借大宋皇家海运的实力,在短时间内便可以聚集足够多的船来转运货物,就算发生了大水灾圣上也不用担心南北物资交流会出现什么问题!”
“不仅仅要对运河的安全加强,黄河堤防更是重中之重!臣打算对于一些险要的皇帝堤防全面以水泥巨石来筑坝,以提高其安全程度,就算水灾一起,汴都开封也不会直接面临黄河的威胁!”
“爱卿对此已经想过很长时间,花费不小吧!”在皇帝赵顼的眼中,经过王静辉这么一折腾,汴都开封简直就是固若金汤,心中也就安定下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臣不敢以私下之测度子无须有之事而劳烦圣上和诸位大臣,就先按照自己的想法慢慢的去布局,这些工程看起来都是需要花很多的钱,但实际上其主要的劳动力都是党项俘虏,更重要的是这些俘虏都是体格健壮,干起活来比之我大宋百姓更加有效率。至于工程花费,臣尽可能的将大宋商人带入进来进行控股操作,不仅足够工程所用,还有丰厚的利润回报!”
“呵呵,爱卿真乃当世陶朱公!”
“圣上,虽然朝廷财政在持续好转,但能省还是要省一些的好,毕竟王相变法所需不在少数。不过臣想建议圣上能够成立一个机构!”
“哦?爱卿想要做什么?”
“广惠仓和常平仓关乎朝廷社稷安危,在地方上难免会被地方官所‘惦记’,臣想请圣上专门成立一个机构来负责常年往来各地对全国各地的广惠仓和常平仓进行核查,以免官员不肖累及朝廷!”王静辉说道。常平仓他管不着,但仅仅是一个广惠仓王静辉已经多次向朝廷进言严加审核,严禁地方官吏挪用广惠仓,不过效果非常不好,要不然韩琦在河北的时候,发生一次旱灾就搞得韩老头儿焦头烂额,要不是王静辉及时送粮给他,韩琦这乐子可就大了。
王静辉不能够忍受贪官污吏把爪子伸向广惠仓,这是朝廷用来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用来赈济百姓的,若是有任何亏空,那都是人命!中国和国外不同,千百年来都是依靠其自身品德来约束,事实上正是因为缺乏非常有震慑力的监管措施,才会出现一个又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大贪官,直到千年以后的中国也是如此。
王静辉想到的便是后世的“国家纪检委”和“国家统计局”,不过他还是非常知趣的将“国家纪检委”的想法收了回去,这是非常要命的机构,别的不说,就是政事堂中的那些权贵们有几个是屁股干净的,这么一个机构就算皇帝赵顼应允成立了,但打击面太大,搞不好那些昨天还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官员,今天就要变成仇敌了,那自己可真的成为全民公敌了。
相比之下“国家统计局”的想法倒是更容易被宋朝统治高层所接受,而且这个机构主要核查的对象是广惠仓,若是皇帝赵顼高兴的话,王静辉并不反对把常平仓也纳入这个核查体系。当然这样的“大宋统计局”在成立之初想要指望它来彻底改变现在糟糕的局面是不大现实的。
“慢慢成长”——王静辉可是深得其中三味,眼前大宋参谋部就给他上了一个很好的一课,几年来郭逵的参谋部简直就是空壳,就连王静辉自己都在考虑是不是以前自己的设想有问题,但去年的一场宋夏战争却给了参谋部一个至关重要的机会,仅仅几个月来便有大量有着作战经验的武将充实到参谋部中去,转眼见参谋部咸鱼翻身成为皇帝赵顼所青睐的部门。尽管枢密使还是个文人,但好歹枢密院中真正打过仗的军人比例在提升。
有了大宋参谋部的例子在那里摆着,王静辉心中就安定了许多——他不需要新的机构能够立刻发挥作用,其本身存在更为重要——这样一个监察机构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儒家治国思想的一种打击!
“爱卿,这个机构恐怕是有些多余了,难道兰台和检察御史不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吗?!”皇帝赵顼皱着眉头说道。
“监察御史不通术数,干这样翻账本的活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勉强了,此事又十分重大,决不可轻易马虎!常平仓事关圣上今后对西夏和辽国人的军事行动,广惠仓关系到受灾百姓的生计,两者都不可轻谩,各地官员多有不肖者挪用,几个监察御史又不会查账,就算到了那里也是被底层官员所蒙骗。臣所建议成立的这个机构将如同参谋部一般为常设机构,除了每年分两次的固定对全国两仓进行统计检查之外,还要在平时不定期的进行监察,这样才能够保证广惠仓与常平仓不被底层官员所挪用!”
王静辉这段话倒是说进皇帝赵顼的心里去了——他要对付党项和契丹,这就需要打仗,打仗主要粮草供应便是由常平仓所提供的,若是被底下的官员给糊弄了,不仅自己的面子丢尽,连仗也不用打了!
“爱卿可回去先写个札子,改日交给朕来批阅,若是得当的话就交由中书省来审核通过!”皇帝赵顼对于自己的钱袋子看得还是非常重的,自己接手这个庞大的帝国以来,虽然财政状况已经改善了许多,但皇帝赵顼还是以身作则大幅度削减皇室用度,尤其是他本人的花费已经到了历代宋朝皇帝的最低限度了。
这一切王静辉都看在眼中,凭良心他还是非常欣赏皇帝赵顼的,尽管历史上给这个“变法皇帝”的评价并不是很高,放在他那个时空中,人们也许知道王安石、苏轼、司马光,但却很少有人能够说出这个宋朝皇帝的名字的。不过王静辉在这个年轻皇帝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大宋中兴的希望,若是大宋能够成功的迈过这十几年的变法阶段的话,那毫无疑问一个比汉唐更加强大的汉人帝国将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他比汉唐更加开放、军事更加强大、经济百倍于汉唐,有这样一个大帝国很难想象后世还会不会有蒙古人横扫天下的场景出现,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也会因此而被改写!
深夜王静辉向皇帝赵顼告辞了,这次谈话他收获的太多了,不仅仅是解决了望远镜在天文上的应用问题,更令他意识到自己对皇帝赵顼来说还是不够透明——自己以往所做的事情确实很少顾虑到后果,只是凭着自己的知觉去做,这中间犯下了许多重大的错误,正是因为皇帝赵顼对自己的包容与信任才得以度过难关。放在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身上,都不会容忍自己会储备了如此多的粮食,皇帝赵顼愣是顶住了御史台的压力对自己没有询问过,放到今天才开口,这份宠信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不过这也让王静辉感到自己的不成熟。皇帝不可能护着自己一辈子,他以后还要做更多的事情,不能给皇帝一个“驸马是麻烦”的印象,宦海诡异,自己这只菜鸟要学习的事情还有很多……
沈括没有几天便出任司天监,幸好宋朝将晚唐的官职制度继承下来,官、职、差遣分离,沈括才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汴河疏浚工程上,正月二十五他便开始进行工程规划,带着王静辉给他的华英书院几乎二分之一的术数科学生出发进行实地勘测了。
对于高荣强,在王静辉的推荐下他进入了司天监暂时先做了一个七品主簿,不过王静辉并没有安排他常驻司天监,以高荣强的性格估计很难在司天监那个比较复杂的地方立足,况且他的长处也不是现在能够在司天监所发挥的了的——王静辉同样请旨在汴都开封城外二十里的山上建立观天台——虽然不像后世一样有电灯等光线干扰这么厉害,但汴都开封的灯火是一直点燃到天亮的,这十分不利于设在城中观天台观测星象,王静辉希望有个更好的地点来提供给司天监,便上书在城外建立观天台,而原本在翰林院的观天台则被废除!
没有人知道这其中的含义,但皇帝赵顼和驸马王静辉心中却是明白的很,司天监将会离开翰林院,当王静辉上书的时候尽管所有的人都认为这道札子有些儿戏,但皇帝赵顼立刻便意识到王静辉要进一步削弱司天监的政治势力,所以二话没说便批准了这道札子。
相对于司天监即将外迁,更令人瞩目的便是“大宋统计局”正式挂牌成立。司马光对王静辉上书成立大宋统计局的札子破天荒的没有任何意见,不仅仅是司马光,整个政事堂的几位相公都对此事保持了沉默。大宋统计局的工作很简单,就是针对广惠仓进行不间断的核查,以保证广惠仓的储备时刻保持在一个安全的水平上,统计局人员构成也非常清晰——全部都是去年上榜的进士构成,当然这些进士到现在为止只有少数人能够对数学稍微精通些,他们还有技术支持——华英书院中的会计科学生来帮助他们,不过这也开了大宋管制体系中的先河——日后就任统计局的人首先要视其工作需要先进入华英书院会计科学习半年到两年不等!
王静辉制定了极为严格的章程,细致到统计局内部人员需要每隔三四年就必须进行大轮换,从提举到底下的主簿全部要更换掉换新人,以防背在这个机构中待久了会产生腐败现象。
大宋统计局的构想到章程都是驸马一人所定,所以在皇帝批复后,王静辉就成为大宋统计局第一任提举,而统计局不在六部之内,直接受皇帝和中书省政事堂的领导。更重要的是统计局章程中第一条便是统计局只有搜集证据、查账的权力,却没有审问、定罪的权力——这份权力在开封府知府手中。王静辉是怕现在的统计局日后变成了克格勃,那玩笑可就开大了,国家安全自会有另外一套系统来保证,他只想将统计局变成自己手中的一把刀,斩断胆敢打广惠仓主意的地方官吏的黑手。
尽管大宋统计局才刚刚诞生,一切都是初始阶段,甚至连内部的人还没有闹清楚自己的职责是什么,但王静辉在第二天的晚上将统计局的成员都召集起来,连夜出城上船直奔京东西路,还没有等徐州的知府明白过什么味的时候,一大摞被统计局的会计查处问题的账簿全部摆在徐州知府刘靖宇面前。
这是大宋统计局成立以来第一次就这么干脆利落的查到了蛀虫,其速度之快让皇帝赵顼为之有些炸舌,但看到知开封府的韩维和王静辉的分别上书之后,气得在政事堂的会议上当场就拍了桌子——尽管朝廷三令五申要保证广惠仓不被挪用,但徐州的广惠仓有一半的账目不知所云,仅从账本上的记录就如此不过关,后面核查仓储实数的官员是韩维带队的——这是第一起被统计局所查出来的贪污案件,皇帝赵顼非常重视,直接派韩维亲自去核查,返回来的札子更令皇帝赵顼失望到极点——仓储的二分之一被挪作他用,最要命的是有四分之一粮食到最后根本不知所踪了!不过这个徐州知州大人刘靖宇有个弟弟经营粮店,洪州老家有良田千亩……
今天戒念发烧了,提前把存货贡献出来,努力更新中……